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

(2015-07-02 00:37:10)
标签:

杂谈

⊙独立思考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客观理性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中国立场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百姓视角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平实文字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分享天下事

转载务必注明来自占豪

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 

周二强反弹,周三又大跌,晚上管理部门就出三大利好,个人将其称之为“三支利好之箭”!现将这三支箭加以解读,供参考。


第一个利好:沪深交易所出台“利好”,拟调低A股交易结算相关收费标准,其中交易手续费、过户费分别下调30%和33%。那么,这样的降低相关收费标准对市场来说是多大的利好呢?为何是降交易费用而不是印花税呢?


在占豪(微信号:zhanhao668)看来,之所以降低交易收费标准而不是印花税原因有二:一是降低收费标准证监部门自己就可以做主,而印花税则是跨部门协调,需要更高部门来做决定,就是降也会晚、会慢。二是管理层在政策手段上可能一下子不希望出得很猛,避免从一个极端进入另一个极端,出台政策要看市场反应如何,在政策面看来,还是希望能保持温和调控而不是过于用政策手段来干预市场。


但是,通过监管部门最近连续的态度,四大证券报连续几天都发维稳文章,这周三晚上又降交易费用,都是向市场表明管理层支持股市长期健康向上的态度。这种时候表明态度就是为了稳定市场信心。而有了这个降低交易费用,至少表明两点:一是如果股市还跌,印花税也是可以降的;二是进过此跌,不管这次是不是降印花税,但一时半会印花税肯定不会再升了,这不能再升的预期本身也是利好。


很多人在说,为何不暂停IPO?其实这是很多人不懂股市的一种良好愿望。在熊市,暂停IPO熊市也不会止跌;相反,在牛市,融资速度快也不会让牛市止步。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问题不在于IPO,而在于短期内暴跌引发的市场焦虑。这种暴跌,完全可以通过政策调整、信息透明来促使市场稳定,而暂停IPO这种事情如果这个时候真的出台了,反而会让市场凭空猜测,是不是股市出了什么大问题,这恰是不利于中长期趋势发展的。在现阶段,管理层可以考虑放缓IPO速度和规模,但却不能暂停IPO。何况,股市本来就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支持的,在涨了150%后跌25%直接把IPO停了,这是自乱阵脚。


第二个利好:证监会发布两条扩大证券公司融资渠道举措。一是允许所有证券公司发行与转让证券公司短期公司债券;二是允许证券公司开展融资融券收益权资产证券化业务,进一步拓宽证券公司融资渠道。


这两个举措,是在给券商输血,证券公司通过发行、转让短期公司债券,可以获得急需的流动性。同时,还能把融资融券的资产作为证券化,如此可大大提升券商融资融券的能力,不但提高了证券公司的融资渠道,也提升了证券公司向客户融资的能力。这是妥妥的利好。


第三个利好:证监会提前发布了《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并从公布之日起就开始执行。其中最重要的利好在哪呢?


一、两融业务逆周期调节权。这意味着券商可根据现实情况对融资标的这算比例进行逆周期调节。那么接下来,券商很快将大幅提高融资融券的折算比例,这无疑是重大利好。


二、两融规模和空间仍然巨大。根据现在券商资产规模0.97万亿,4倍的额度规定,意味着融资融券的总规模应该接近4万亿,现在才2万多亿,仍近2万亿的空间。


三、续约展期券商根据情况自主调整。允许券商自主和客户商量融资融券展期的次数,这意味着券商有了很大的灵活操作空间。


四、不再强制规定130%的担保比例线,券商自主决定强制平仓线,允许证券公司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期限与比例的具体要求,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


这四点,将会给市场带来大量资金,对券商股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对诸如低估值的银行股等股票来说无疑也是重大利好。


整体来说,这三支箭利好之箭,应该会对周四的大势起到非常强的推动作用。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周四大盘是否会高开高走,形成一个多头炮的K线形态。一旦确立这个形态,则短线会有强反弹,强反弹后接下来一定会有回落,这一点要密切注意。


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
解读丨管理部门突发”三大利好之箭“! 长按二维码关注占豪

关注占豪股票投资、时事财经作品可到当当、卓越查询,想要签名版可到淘宝特约店购买,地址:http://goldengame.taobao.com/关注最新原创财经时事投资文章关注占豪并查看历史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