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分类: 股市评论 |
【更新提示】:股市点评、新书《大博弈 中国之危与机(形势篇)》部分章节分享。
我们时常听到,一个穷人或一个不能保护自己的人,在突然得到一笔巨大财富后惹祸上身。这种事不光会发生在个人身上,还会发生在国家身上。清朝道光年间,中国的GDP占世界GDP总量的近四成,但最终经百年凌辱被列强抢掠一空,今天西方的发达有大量的资本积累来自对中国的抢掠。石油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成为博弈的焦点,那些没有自保能力的地方,往往就会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对象。就像卡扎菲,拥有那么多石油,没有真正的大哥,毫无原则地投靠了西方,结果最后被西方用炮弹打开国门,自己也被干掉。再之前的萨达姆,受美国扶持而起家,后因试图反抗美国而着了美国的道,最后被美国绞死。中东地区,石油在大国争夺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们在下边进行新书《大博弈
早盘市场低开震荡下行,其幅度超过预期。以当前的市场技术面,正常的运行态势应该是围绕5日线和10日线震荡,之前有一个多头炮的K线组合支撑,一般情况下不会这么快下行。但是,今天盘面上直接低开下行探到了双头的颈线附近。这个时候,如果大盘能再次收起来,今天最终收成探底线,那么后市就意味着短线二次探底,之后市场进入震荡短线反弹格局;反之,如果最终收成阴线,就得调整对之前多头炮短线技术格局的研判,因为多头炮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投资者午后注意大盘是否能够收回,这关系到下周的行情运行。
从板块上看,今天大跌最重要的原因是金融股等蓝筹股的大跌。对于金融股,现在也是生死攸关,若不能继续拉起而是向下破位,不但大盘难有好结果,是整个市场最终都会被坠下去。今天的市场热点还是我们前几天谈到的创业板和中小板中两类股票,即补涨股和短线大跌后的反抽股,这两类股票今天虽然仍然活跃,但一方面热点切换快,另一方面上涨力度也明显减弱,这都是因大盘下坠的原因。如果最终大盘破位形成双头,最终无论创业板还是中小板的指数也都会被坠下去,一旦破位就是泥沙俱下,这是投资者需要注意后市的大变化。
操作上,对于当前行情,投资者最需要关注的是大盘是否会最终确认破位确认双头。如果再次拉回,则后市还有一段震荡反抽的时间会持续;反之,如果最终有效跌破了双头颈线,双头确立股指就面临向2000点以下运行的趋势。因此,操作上要特别谨慎,不可盲目冒进。
附新书《大博弈
石油——大国在中东争夺的重要原因之一
18世纪,是人类工业文明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世纪。
18世纪中叶,以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为标志,人类世界爆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1846年,当时生活在加拿大大西洋省区的亚布拉罕·季斯纳发明了从煤中提取煤油的方法。1852年,波兰人依格纳茨·卢卡西维茨发明了从更容易获得的石油中提取煤油的方法。次年,波兰南部克洛斯诺附近开辟了第一座现代油矿。
很快,这些发明在全世界范围普及。19世纪下半叶,石油虽然还未被广泛使用(当时,石油的应用主要还是局限于油灯的燃料)。但是,19世纪中叶,通过燃烧煤气、汽油和柴油等产生的热转化机械理论已经逐渐完善,这为内燃机的发明奠定了理论基础。1860年代,内燃机问世。
1908年,英国人达西(William
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了军事技术的革命,飞机、坦克和内燃机战舰等,对战争的胜负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这让世界再次认识到石油的重要性。一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的研究表明,确保石油供应已成为军事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鉴于石油作为新燃料对未来军事和经济安全的战略重要性,世界大国对石油均给予极高度重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1914年,法军只有110辆卡车、60辆牵引车和132架飞机。到战争结束时,这一数字已经分别上升到7万辆卡车和12000架飞机。同时期,英国投入战争的军备更为惊人,达到105000辆卡车和4000多架飞机(包括战争最后几个月美国的投入)。英、法、美在一战最后的西线进攻中,每天要消耗掉12000桶石油。而对手德国之所以战败,很大程度是因为石油供应不上。
自1908年中东发现第一口油井开始,英国人就嗅到中东是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一战期间,当法国和德军正在马其诺防线激战时,英国却把超过140万的庞大军队开到东方战场,投入到地中海东部地区和波斯湾。1918年,英国在整个中东驻扎的军队约有上百万人。到1919年,波斯湾实际上已被英国完全控制。在西线付出巨大牺牲的法国人对此极其愤怒和不满,但却已无能为力。英国控制中东,除了地缘因素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石油。
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的瓦解,英、法、美等国家的石油公司纷纷进入伊拉克、沙特和波斯湾畔的产油区,以商业、条约、军事等手段,将藏在地下的“黑金”分割、据为己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英国的不断衰落,美国开始越来越频繁地插手中东,此举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石油。1938年3月,加州标准石油公司在沙特成功打出第一口油井,这比科威特大油田的发现仅晚数周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权力大洗牌,英国的地位被美国取代。基于对英国在中东的势力挤压和对石油的渴求,美国进一步加大对中东的控制力度。其借助犹太复国主义的力量,通过帮助犹太人复国,在中东地区扶植铁杆盟友。正是借助以色列这个铁杆盟友,美国才可以很省力地中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的力量。
经过数次中东战争,美国成功分化了阿拉伯世界,并将阿拉伯世界主要产油国如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埃及等国家纳入到自己的经济和安全体系当中,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完成石油美元的捆绑,控制了国际石油贸易的定价权。
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崩溃。除了其穷兵黩武、激进改革等以外,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和美国争夺中东的控制权,展开大规模消耗战。美国一方面将前苏联拖在阿富汗战场;另一方面,又通过遏制原油价格,打击前苏联的经济造血能力,迫使苏联在和美国的竞争中完败、崩溃。
迄今,中东仍然是世界大国的必争之地。而大国争夺的最重要的利益之一,就是对中东石油的控制。譬如,当下,美国正竭力颠覆伊朗现政权,目的就是控制伊朗,并通过控制伊朗进而控制整个中东。美国一旦控制整个中东,就可以完全把持世界能源的定价权和流向。然而,在伊核问题上,中、欧、俄一直明里暗里和美国较劲、博弈。其原因之一,正是为了避免美国最终完全控制世界原油定价权。
因此,某种意义上,石油对中东国家来说是福也是祸,正应了那句古话:“福祸相依”。
新书淘宝特约店预定地址:http://goldengame.taobao.com/
《大博弈
当当网占豪作品专题销售地址:http://book.dangdang.com/20121108_bi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