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占豪收评: 多空陷拉锯 后市何去何从

(2009-06-16 15:01:13)
标签:

证券

股票

大盘

product

布林

分类: 股市评论
   欧美股市大跌,今天A股同样顺势低开,低开后稍作探底大盘就展开了震荡上行,沪指一度逼近2800点。但就像笔者之前所说,没有量能的反弹是不可信的,也是乏力的。接近十一点,大盘开始跳水,股指回落。午后,大盘依然维持缩量震荡态势,5日线和10日线位置的多空争夺激烈。这个位置争夺激烈是很正常的,因为一方面这里和高点很近,另一方面市场卖压当前也并不是很重,所以也未出现大幅的下跌。之所以没有恐慌,其原因在于蓝筹股的支撑,昨天银行股,今天钢铁、有色、券商,有蓝筹股稳市,大盘跌下来也不容易。

    个人认为,短期大盘多空已经陷入拉锯,多方上攻无量上方压力无法突破,空方进攻但蓝筹股坚挺。短期内,个人认为大盘最可能的就是来回拉锯的震荡,直到IPO第一单消息出来后才会有新的动向。个人的意见是第一单中小盘股可能性大,然后市场会认为利空出尽从而展开以蓝筹股为首的反弹,待蓝筹股股价有了一定涨幅,开始发大盘股,利空袭来大盘展开较大规模调整。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主观猜想。

    从技术上说,大盘是需要技术调整,但当前大盘一直没有获得较充分的技术调整,这种情况下大盘的走势只有两种可能,要不是通过快速拉升把多方力量快速释放,然后展开大幅调整;要不就是大盘通过较长时间的拉锯震荡完成调整。如果选择前者,那么就可能是笔者之前的猜想;如果选择后者,则大盘将展开为时较长的2566点至3000点这四百来点的拉锯。

    操作上,个人认为只要大势不出现风险,那么就可以一定仓位的持有涨幅不大的潜力蓝筹股和个别优质股。近期行情基本属于蓝筹股,个股上短线高抛低吸并不好做,所以持股等待和耐心休息最重要。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engame@163.com,平台交流宗旨:平等、没有门槛,大家一起游戏的技术交流平台。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朋友和“战友”。三类问题不回答:1、直接咨询个股;2、过度敏感问题;3、私人问题。):

来信:

老师你好!

    关注你博客已经好好久了。我是一个进场刚满一年的小散,个人在操作上喜欢用布林线结合60日均线。

      近日我在观察上证和深证的日布林线,发现布林线在快速收口,说明目前的市场状况将会出现改变,但布林线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前次4月22日号那次的大调整在当时60分钟布林线中已经有很明确的提示。当时的布林收口已经很小。大盘硬了横了三天盘才作出向下的选择,但后来很快被拉了回来,没有形成大级别的调整,我想可能是时间周期太小的原因吧,只是60分钟。但现在出了日布线的快速收口,我想这次大盘无论选择向上还在向下,将超过前次的4月22日幅度。

     在学习布林线当中,现有的资料很少,发现现在用布林的人不多,我只有原著一本。有没其它多点的学习资料。

    盼回复!

交流:

    60日均线对于中长期走势有指向作用,所以当下60日线无论上行的角度还是速度都没有太大改变,所以暂时说中期行情走差还为时过早。而且,200日线开始拐头向上,个人认为长期走势在不知不觉中向好。

    关于BOLL线,在我的《黄金游戏-从A股获利》中有详细的描述,我不知道有没有你的原著更详细,但个人认为非常详细,在写的时候在注重自己经验总结的同时也参考了不少资料。根据个人使用经验,布林带更适合个股操作,对于大盘相对会差一些,但仍有参考价值。对于大盘,我更愿意参考均线及量价的结合、同时结合MACD,当然也会考虑政策消息面和资金面。当下,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说,的确有调整的要求,不过中国股市本身有其自身的规律性,IPO要发这个时候出现大幅调整不符合要开IPO的利益,所以这个时候以震荡调整的可能性大。入股大盘短期再出现较大幅度上涨,那么后市就可能迎来较大幅度调整。但可以确认一条,后面这个阶段的股票不好炒。

    我对当前大盘操作的原则是,一定仓位持有那些潜力股,然后观察大盘。若大盘出现破位,那么减仓,如果大盘出现突破可适当增仓,若出现热烈的行情,那就择机高抛等待大幅调整。

《黄金游戏(二)—熊市能赚钱》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03126

《黄金游戏(一)-A股获利》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746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