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2早盘:周五走势与操盘策略

(2009-05-21 18:25:55)
标签:

股票

理财

product

黄金游戏

个股

分类: 股市评论
    周四,大盘继续下跌,最终收盘在10日线下,这种收盘当然不好,不过5分钟MACD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底背离,这意味着周五大盘有望技术性反弹,而能否空翻多则在于反弹时的成交量及强度。

    消息面,晚上有关于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的利好消息,估计周五会有所表现。从经济角度来说,最近应该说利好较多。当下,真正影响行情的实际上就是技术上没有走好,因此判断行情投资者要以技术为主,因为对市场影响最大的就是技术面。

    在盘面上,行情能否向上仍取决于上攻时的成交量及二线蓝筹为主的潜力板块运行情况,因为它们是能否上攻的动力。再看最近两个交易日跌幅榜前列的个股,基本上都是一个状态,前期涨幅较大,多数涨幅两三倍,最近快速冲顶,最终快速回落。这些高风险股是最近避开的对象。

    策略上,若大盘在背离后强势反弹,该怎么持股还是怎么持股;相反,若是继续走弱那么投资者就看大盘最终是否有效跌破20日线,一旦收盘跌破该减仓减仓,没什么好犹豫的了就。最近的行情其实是很难判断短期到底如何,那么原则上就是做好风险防范措施,然后持有潜力股。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可以直接降低仓位,待出现明显趋势后再行介入。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engame@163.com,平台交流宗旨:平等、没有门槛,大家一起游戏的技术交流平台。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朋友和“战友”。三类问题不回答:1、直接咨询个股;2、过度敏感问题;3、私人问题。):

来信:

占豪老师:
    首先感谢您写博和回信的无私的辛勤劳动,老师的真才实学比那些靠写博来招徕收费学生的人高多了。你的两本《黄金游戏》我都买了,这里面倾注了您太多的心血,我会好好读它们。
    这里有两个问题,我想它们也会是像我一样的入门级股民希望了解的问题,企盼老师能给与答复:
1)如何判断热点板块的启动?很多炒股软件没有板块指数,再说,我估计依靠板块指数来进行研判会有问题?我现在在观察日涨幅榜,如果某个板块内有若干股票都在领涨,应该说这个板块启动了。但是我不知道领涨股票在板块内的比例应该大于多少,还有对这些股票的涨幅是否有要求?
2)老师在来信解答中指出: “前期涨幅不大且有潜力的个股”是指:一、涨幅不大;二、技术图形向 好;三、有概念或属于某种有潜力的板块(如当下的蓝筹板块);四、可看那些前期上涨较多的图形或近期涨幅榜潜力个股的图形,然后根据图形比葫芦画瓢的寻找类似还没爆发的个股图形。根据这些东西筛选出一批股票作为股票池待选,然后从中再做最后的筛选。

我对第四点不能理解。以近期的钢铁板块为例:在日线图上,其中的强势股是逐波上升,缩量回抽到60日均线就会放量上升;而弱势股是在较长时间内平台整理。我怀疑弱势股的今后的走势大概更可能的是一个平台一个平台的上,而不是启动后就变成逐波上升了。

请问我的理解是否有问题?希望老师能够耐心地讲解一下寻找类似的爆发图形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希望您在百忙中予以答复!

谢谢!

 

股市小兵

交流:

      第一个问题在《黄金游戏》二中有,只要板块中有两个或以上的龙头股出现,整个板块形成联动上涨且绝大多数趋势向好,那么这个板块可以基本上确认启动了。至于股票的涨幅,在其出来前你无法确认,所以还是需要走一步看一步,关键在于自己操作室短线、中线、还是短线。

      第二个问题。难道说那些涨起来的股票刚开始就是那么高吗?肯定不是,它也是从低位涨起来的,那么涨起来的图形就具有参考价值,在涨起来之前的迹象往往后面的补涨者也会追随,特别是图形越相似的越可能发生同样一幕。对于你的理解,个股不同也是不同的,有些个股可能突发概念直接拉起,有些则会比较曲折。

      关于热点的选择买卖上,我的建议是看《黄金游戏-熊市能赚钱》,那些内容比较适合当前这种市场状态。

《黄金游戏(二)熊市能赚钱》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503126

《黄金游戏(一)-A股获利》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746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