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占豪收评: 缩量震荡 热点如何切换

(2009-03-06 14:58:52)
标签:

股票

理财

蓝筹股

涨幅

个股

分类: 股市评论
   欧美昨晚股市暴跌,受此影响今天A股大幅低开,低开后整体呈现缩量震荡走势。盘面上,没有出现恐慌性抛盘,这说明投资者心理相对稳定,这种敏感时候只要能够坚持住,后市经过技术修正后行情就有戏。

    在笔者放出热点将有可能从一些概念股向蓝筹股切换的观点后,最近两天这种言论铺天盖地袭来,甚至包括很多研究机构。笔者以为,热点切换在每一波上涨过程中都会出现,而且每一轮行情调整后新的热点一定会替代上轮的热点,这是规律。前面行情中,先是基础建设与中小板,后来经过调整延伸到各种概念,那么在很多个股都涨幅不小的情况下蓝筹股与一些尚未爆发的概念股涨幅较小,那么如果市场允许后市它们应该有爆发的机会。这就是笔者观点的来源,结合最近几天大盘蓝筹的走势,个人认为这种可能性在增加。因此,最近笔者也一直倡导战友们尽量避开那些涨幅大的概念股,避开风险。

    那么,面对热点切换的可能,后市热点切换将如何进行呢?个人认为,由于最近两天关于蓝筹股要上涨的舆论太盛且大盘在技术上还没完全完成调成,这种情况下蓝筹股以及前期没有爆发的概念个股可能会借机调整,通过技术修正来储备上涨能量,待这种舆论过后再展开新的行情。因此,个人的建议是控制仓位,逢高出掉那些涨幅较大的特别是那些出现顶背离的个股,然后在调整时逢低介入调整较为充分、图形较好的蓝筹股或涨幅较小的优质个股,这样以来市场在调整时仓位也在随着调整,这种自然的状态会使得对后市行情把握起来更轻松。对于重仓或满仓,笔者的建议是等待更为明确的大盘信号。当然,不要忘记的仍是风险,要尽量的避开风险,一旦出现异常走势要快速作出相应反应。应对措施才是赚钱之道而非简单的判断。

    官方已经给出计划贷款数字——5万亿,那么可以预见的是,最终的数字将在6万亿左右,这种东西总是超预期的。另外,比较典型的技术调整不到位后反弹走势以创投版块为模板,看看它们的走势再想想包括大盘与个股,会多些参考。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engame@163.com,平台交流宗旨:平等、没有门槛,大家一起游戏的技术交流平台。这里没有老师,只有朋友和“战友”。):

来信:

最近看到你的博客,非常欣赏!每天三博,辛苦了!!!

     我是一位新股民,08年4月入市,点位3000点,当时各大评论股市已见底,于是过了三四天(点位已到3600左右)买入:五粮液,民生银行,工商银行,随后即下跌,后又评论会出现什么“红五月行情”、“奥运行情”,心想等着吧,结果一路下跌,目前已亏损30-40%,由于是新手,不懂技术,所以自买入至今一直没敢操作。

     今天有3个问题想请豪哥帮忙指教:

     1、目前满仓也不想再追加资金,只想等这拔行情反弹至一定高度后卖出换现,换现后再看机会介入,您认为可以吗?

     2、您最近说的“涨幅大小”怎么理解?相比08年10月28日1644点还是12月31日1800点?多高算大,多高算小?涨50%,涨1倍,涨2倍或更多?

     3、我买的这三只股算您说的“前期涨幅不大蓝筹股、滞涨股”吗?如果是的话,它们(或者此类股)会在这拔行情中补涨到哪,也会像其它板块涨2-3倍吗?

     我知道您不评论个股,请从大方向上帮我分析分析,不胜感激!!!
交流:

     第一个问题,个人认为你的炒股知识和技能还较薄弱,现不适合追加资金,所以不追加资金是对的,我支持。策略上从现在来说也没有大错,但缺少的还是应变,如果大盘出现意外跌呢?不过如果长期的耐心持有,除非你被套的太多,解套是一定的,但会消耗很多时间成本。如果想继续玩,建议学习这方面技术。

     其实这个世界都是相对的,有比较才有选择。涨幅大小个人认为你可以和大盘比,但重要的是和其他个股比。比如,个股平均涨幅五成,那么这只个股差不多翻倍甚至更多就是涨幅较大,而上涨只有两三成的就是涨幅小。相比的高度当然是这个阶段的最低点起来。

     前期行情不属于蓝筹股,所以持有它们涨幅小是很正常的。但后面不一定,如果热点转移到蓝筹股身上,那么可能解套的日子并不是很远。

《黄金游戏-从A股获利》当当网购买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27468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