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跌幅已经超过了六成五,这种下跌在世界证券跌幅历史上排在第五,距离第四只有不到两个点的差距。我们不妨看看看看这些历史跌幅排名:
1、最大的跌幅恐怕要算1929年美国股灾,美国股市道琼斯指数从1929年7月1日的343.45点到1932年8月1日的42.84点,跌幅达87.53%。
2、其次是日本89年股市泡沫破灭,日经指数从90年1月的37189点到2003年4月最低的7831点,经历了漫长的下跌,最大跌幅达到78.9%。
3、再次2000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破灭,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1月的3940点到2002年9月的1172点,跌幅达到70.25%。
4、今年的热点越南股市,从去年10月10日,越南股指达到历史最高点1110.78,此后一路下跌到今年6月11日的历史低点367.46,跌幅达66.92%。
5、上证综指近日连创本轮调整新低,今日最低见2102.91点,比10个月前的历史最高点6124.04,跌幅达到65.66%。
6、新加坡STI指数的最大跌幅出现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从1996年1月的2449点到1998年8月的856.4点,跌幅达到65.03%。
7、中国台湾股市在经济过热后股市也出现崩溃,股市从2000年2月的10128点到2001年9月的3592点,跌幅达64.53%。
8、97年亚洲金融危机,香港的恒生指数从97年7月的16365点到98年8月的7275点,跌幅达55.55%。
相比其它,A股由于大小非导致的供求逆转直接导致了本轮大跌(其它如经济下滑和次贷问题都不能称为主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各种所谓维稳政策不起作用的原因,药不对症自然不见效果。所以,未来救市只有华山一条路——改善供求关系。
供求关系的改变只有两个途径:
一、
增加资金供给:出台稳定市场信心的政策,增加机构资金供给,开展融资融券(主要是融资)提高资金杠杆作用。
二、
减少股票供给:通过合理的政策改变大小非随便减持的现状(盖茨拿微软的股票减持也需要一二十年方可减持完毕,具体美国是什么样的制度笔者也不清楚),只有改变这种大小非随便减持的现状才可能真正改善市场的供求关系。具体办法很多人士都提出了很宝贵的意见。停止大盘IPO,在这种形势下还发大盘股只能给市场一个印象那就是圈钱。改变现有首发限售的新股新股发行模式,否则新产生的大小非比股改前的大小非更可怕,必须改变这样的游戏规则才可能改变供给预期。改变的方式也比较简单:1、发行即全流通;2、给出大股东不能随便减持的制度限制,如每年减持不能超过5%等,并且要严查内幕交易并定立大股东关于内幕交易的相关制度,让其不能瞒报信息的情况下减持,如涉及内幕交易直接没收卖股所得补贴受损投资者。
制度完善了,哪里还有什么大小非恐惧。美国就没有大小非吗?人家怎么不恐惧?这里面一定有它的理由,研究这些理由就搞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