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占豪午评:股市低迷正在造就廉价中国

(2008-09-04 11:23:14)
标签:

理财

财经

a股

可口可乐

汇源

中国

股票

    股票能说的不多,低迷依旧,5日线都站不上也没什么太大机会。如果非要说机会,那可能出自于笔者昨天说的两种可能:一、突然暴跌的机会;二、突然又受什么传言放量上涨的机会。至于其它的技术反弹,不见量都不可能有什么特别值得抓的机会。所以,投资者还是只能多看少动,耐心等待。在板块方面,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两油和中字头以及银行板块个股,这类板块没有挑头起来的行情难有起色。另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中国南车,南车机构一直在增仓,它能否启动对大盘蓝筹有指向作用。

    抛开股票,说些与股市有关的东西。可可可乐要收购汇源果汁了,179亿港元,据称是全额现金。单从金钱的角度来说,这个价格真的不低,179亿港元落到个人身上不得了,20亿美元的现金身价在哪里都可以牛B烘烘。但如果从中国未来的市场来看,如果从中国每年以10%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个价格只能说是“地价”。20亿美元对可口可乐来说不是什么大事,特别是要买中国炙手可热的饮料企业,这些钱到美国国内招手一呼就来了。特别应该说的是,在未来几年内可口可乐就可能在中国上市,这个单极有可能将来就是中国的股民来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美国人用中国人的钱买了中国人的企业同时占有了中国的巨大市场份额那真是千古笑谈了。

    有人可能以此来说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可市场是不讲究什么主义的,碳酸饮料市场两个“可乐”分享市场中国企业能挤进去吗?只有果汁市场国内企业占有绝对优势,但一旦汇源这个口子开了那么将来整个果汁市场不排除再度被两个“可乐”瓜分可能。这样的损失岂是20亿美元可以卖的,200亿美元也不卖啊。为了避免被反垄断调查,可乐公司首先就声明这不会涉及垄断,但汇源的技术与市场再加上可口可乐的资金未来可口可乐占有中国饮料市场半壁江山很有可能发生。

    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与股市联系到一起?当然,资本市场的廉价必然会造就廉价中国。假如中国A股市场依然能保持较好的态势,有四五千点在那摆着,融资功能完善,像汇源这样的企业怎么会不在A股上市融资。而A股能融资到钱即使要卖可能朱先生五十亿美元也不会卖,而可口可乐面对那么高的价格也很难冒险去买。这就是金融市场对实业的影响,A股市场的弱势正在制造廉价中国,相信可口可乐公司的收购不是第一家,而只是个开头,其它行情很快就会跟进。那么这样的收购最终的结果是什么?中国企业由于不能融到足够的资金而廉价卖掉企业。

    有人拿娃哈哈与达能的合作来比较这次合作,笔者不这么看。如果可口可乐以现金收购的话不存在如达能与娃哈哈合作的情况,何况汇源也不是集体企业而是私营企业,完全不存在如此纠纷的可能。当然可口可乐一旦拥有了这样一个武器,国内其它果汁企业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但愿中国A股制造的廉价中国别再持续,否则中国失去的将是未来。个人对朱先生还是比较理解的,这样的形势卖这样的价格并不是不合适,一个商人有这样的考虑很正常。但作为国家应该考虑到的是一个产业,更应该考虑市场垄断。好在我们已经有了反垄断法,关于反垄断这块就需要看相关部门能否很好的把关了。

    《黄金游戏》交流平台(《黄金游戏》交流邮箱:goldengame@163.com):

    一位朋友发来邮件,交流指标的问题,邮件内容如下:

    请教博主:书中介绍的四种指标,在实际看盘分析时常用哪种?还是四种一齐看相互验证?谢谢!

    交流:笔者需要纠正这位朋友,《黄金游戏》书中是介绍了六种指标,分别是量价指标、均线指标、MACD指标、RSI指标、KDJ指标和BOLL指标,千万别搞错了,不要把最重要的量价关系指标和均线指标落下。其中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量价指标和均线系统,MACD指标是主要的验证指标,BOLL可作为操作的主要参考指标之一,而RSI和KDJ由于其波动太大作为超短线的指标还可以,作为中长线有点困难,而且在这种单边下跌市的情况下只能作为分量较轻的参考。指标之间互相验证,越多指标表现多空越准这毫无疑问。但同时也要分清主次。

    另外,任何指标都不是万能的,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对投资者来说,任何指标都只是工具,既然是工具就要看使用指标的人。人对这些指标熟悉自然就能作判断,而且很多时候判断行情直觉更能提醒人。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要迷信任何指标,有人说某种方法一定怎样怎样那一定是吹牛,因为指标没有万能的,股市上也没有万能的技法。股票市场只有最强的个体,而没有最强的指标。所以,贵在个人修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