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 |
面对周五上午的大幅下跌,周五笔者午评《大盘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阳光》和收评《阳光总在风雨后》都有阳光。的确,我们的市场现在太需要阳光了,但笔者是给不了大家阳光的,只能根据市场作自己的判断而已。周五大盘急挫放量,直觉上给笔者的感觉是短线有反弹的可能,因为从5522下跌以来,在这个位置之前大盘根本没有像样的反弹,在这个位置下跌放量只有两种可能:崩盘至少跌至3800-3900和人为故意砸盘(砸则为拉)。心理上笔者更倾向于后者,但由于前期暴跌后看不到管理层的任何表示,这种系统性风险在没有确切消息的情况下仍不可冒险大批进仓(但笔者还是试验了一下平安,这次暴跌的导火索就是它,这股票问题最大,通过它可以体验大趋势变化。说白了,如果管理层通过这种融资,几乎可以肯定大盘后市很难承受这种融资规模。)。
终于,管理层开始动作了,先是央行大量投放资金(笔者认为这动作绝不是一月中上旬的事,更多的应该是下旬,否则这种消息早出来了。),再是证监会偏股基金停发五个月后的放行。根据气象部门五号后雪灾天气将逐渐过去,再考虑到美国让次级债集中爆发的以及相关的救市策略,央行的紧缩政策正在发生松动。这些迹象都表明,市场环境正在发生着微妙变化。这也有可能形成一波较理想的反弹,甚至如果有后续政策支持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别忘了平安“圈钱”事件,这件事绝对是政治博弈事件,平安之所以那么硬气,绝对是有人撑腰。而没有主要官员出来说话也是如此,看看很多经济学家都对此哑然,只有两个重要人士敢第一时间说平安疯了,一个是经济学家吴晓求,还有一个是时寒冰先生(笔者虽在当天午评中也对此发表过评论,但毕竟人微言轻影响力小。)。所以笔者对这两个人很佩服,敢说话这才是市场的良知。
从周末消息面的综合情况来看,毕竟新基金发行了,毕竟央行紧缩政策上有一定改变,作为管理层的信号,至少说明他们不希望股市继续跌了,那么作为市场来说至少应该有一波反弹作为回应。但客观上能不能形成绝对的上攻之势,单从这些方面仍然看不出来。因为根据周五盘面的表现,机构肯定是早知道消息了,但在知道消息的情况下并没有拉红指数以及没有把指数拉在年线之上,这就说明市场的阴影仍没去除。不过考虑到雪灾即将过去,再加上这几条利好,可以产生一波小反弹,如果消息面能够持续的话,年后行情才可值得期待。不过投资者最后两天可以放心了,这两天整体肯定是上涨的,年虽不能过得太好,但至少不会更雪上加霜了。也算坏事中的好事吧。
对于年后走势,笔者以为要看两方面:一、消息面变化,这个最重要,没有持续的利好反弹也几乎肯定以失败而告终;二、技术面变化,主要是量能和收盘指数,如果有明显的吸货迹象,则高度值得期待,如果收盘能够保持强势三四天以上,则也可期待的更高点。但如果这两条都不具备或者只具备这一条,大盘在反弹后还会继续下跌。
板块方面笔者以为那种补跌股在反弹时还是在高点考虑以出货为主降低仓位,而那些被深套的跌幅较大的个股,如金融股可能成为反弹的主力。后市如果行情逐渐转好,运行模式将与前两年发生巨大变化,包括以往的“二八”与“八二”之分将可能不那么明显,更多的是各自的板块独立运行。所以对于投资者来说,要密切关注板块的运行状态。客观上,当前具备短线操盘的条件,但说形势已经扭转条件仍不充分,对于那些承受风险能力弱的投资者笔者以为还是要谨慎的看待最后两天的上涨,不要盲目的去追高一些股票(一些股票由于补跌还没有完成,很可能会在指数回抽确认的时候大幅下跌。而以后行情如果转好,这一跌被套可就要命了!),因为热点还不明显,追高容易被套,特别是还没有充分跌透的个股。
另外,谢谢短线高手朋友纠正笔者文章中的失误,一个板块的确不适合拿两只股票,应该拿一只最好的。笔者之所以拿了大众公用与力合完全是当时情况所致,因为持有大众公用时间已经较长,仓位也较重,但大众在创投表现上明显不如力合,笔者又不可能把大众公用卖了去买力合(手续费太高了,而且由于两股运行轨迹不同并不能保证买卖间能保证价差最好。),所以在下一步操作的选择中也不可能继续选大众公用,因此就持有了两只创投股票(后来证明力合的利润的确比大众公用高,可惜当时没有发现龙头股份。)。假如是初始建仓,建仓一只股票要比两只股票好,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拿握准一只股票的难度要比两只容易。但这也说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事情在某些时刻要学会变通,不同的情景可能要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作出判断,而不是照本宣科。股市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并不是照搬就能学得来的。所以,笔者一直坚持投资者一定要让手中的资金操作具有独立的个性,即使一次错了还能有下次,吸取教训就能提高能力,照搬书本与别人的模式最终只能被市场吃掉。在这个市场中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做什么,别人顶多是个陪练而已,你见过有教练替运动员打球的吗?独立自主!独立自主!自主创新!自主创新!
前一篇:空头市场常见的三个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