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证券/理财 |
●
●
●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8日在北京表示,中央企业利润增长势头强劲,预计2007年利润总额将接近1万亿元。他同时强调说,国有企业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这是国有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李荣融是在出席“2007(第六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时做以上表态的。他说,中央企业业绩即将实现连续第4年高增长,“原来预计今年是9200亿元的利润,因为现在增长的势头压不住,预计到年底要接近1万亿元。”
连续4年
平均增长率达34.1%
国资委的数据显示,国有企业2003年至2006年的实现利润分别是3767亿元、6056亿元、7616亿元和8891亿元;今年上半年,国有企业实现利润5558.5亿元,同比增长34.1%。
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利润增速进一步加快的主要行业有贸易、电子、医药、交通、轻工、烟草、机械、有色和电信,以轻工、服务类行业居多。
此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剧锦文接受采访时表示,电子、轻工、机械等行业上半年的利润增长较快,说明从事这些行业的国有重点企业,其产品多具备较大的附加值和较强的技术含量。因此,7月开始实施的退税新政也好,近年来的宏观调控也好,对国有重点企业业绩的影响并不大。
剧锦文认为,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中央将把遏制经济转为过热作为调控的首要任务。而一贯以来,遏制过热的做法是上调油价、煤价和电价,国有企业恰恰是这些做法的最大受益者,这意味着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将继续保持高增长。
央企第一任期
“每年诞生一个中石油”
资产总额方面,李荣融透露,在中央企业的第一任期里(2004年—2006年),国有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长到12万亿元,平均每年增长1.3万亿元,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个中石油”。
李荣融还表示,第一任期内中央企业的竞争力也显著增强。2003年,只有6户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到了2006年增加到了16户,总计增加10户。他说,“这个成绩非常可喜。因为这10户不是我去堆大的,而是企业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赢来的,它们当中绝大多数处于竞争行业。”
李荣融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从十六大开始,进入了由出资人主导的改革时期。尽管发生了一系列的可喜变化,但还要清楚认识到,这些公司在挑战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考验着中国企业。为此,李荣融指出,要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坚持产品创新,建立良好的团队,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李荣融说,随着中央企业繁荣时期的到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必须尽快推行。他说,任何出资人,任何的股东,都需要回报。但是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国家出资人不图回报,更没有按照严格的责任制去落实回报,因此一度导致了中央企业“乱投资、乱担保、乱贷款”的局面。
而人才缺口也是让李荣融觉得央企最需要迅速补充的。“没有一流的职工队伍,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企业”,李荣融称,繁荣时期的到来,“并购”将成为很大的课题,而这一课题的完成,主要依赖于团队的整体素质。
此外,他指出,企业的“新招”越来越少是国有企业的一大缺陷。有新产品才能有新价格、新利润,而老产品只能是维持老利润,甚至价格还要往下走。随着市场的扩大,没有新招是站不住的。(上海证券报2007/12/10)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成为第一家被撤消央企地位的公司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近日提出明确要求,在央企负责人第二任考核期内,央企户数要减少到100家以下。记者昨天从国资委了解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简称“中汽”)将成为第一家被撤消央企地位的公司。
第二任期需实现3个目标
李荣融表示,在第一任期中,央企经济效益连创历史新高,资本回报显著提高,资产规模显著增加,经营实力显著增强。与跨国公司和国际一流企业相比,中央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发展还不平衡,相关差距都需要在第二任期中认真加以研究解决。
李荣融是在“央企在第二任期内要实现质的飞跃”的文章中做出这一表态的。
他要求,中央企业第二任期实现以下3个目标。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基本实现。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企业的母公司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上市。试点企业按《公司法》要求,基本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实现企业决策权与执行权分开和董事会选聘、考核、奖惩经营管理者,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基本与市场接轨。
二是布局结构调整的目标基本实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控制力、影响力增强,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央企户数调整到80家到100家。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大公司大集团。
三是活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主业更加突出,管理更加科学,抗御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发展方式。企业内部形成和谐融洽、充满友爱、精诚团结、蓬勃向上的良好氛围。
央企数量减至153家
专家指出,以上三个目标都是在“减量增质”的基础上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有企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必须加大。因此,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近日被正式撤消央企地位。
中汽的前身是原一机部汽车总局,该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之后,曾担负着汽车工业的行业管理职能。1993年,中汽总公司实行政企分开,成为集科工贸、融资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随着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行业管理职能的取消和市场经济的深入,该公司原有的经营模式无法适应市场竞争,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影响。
根据介绍,在中汽的子公司中国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8月起宣告破产之后,中汽已经成为空壳公司。下半年,国资委一直对中汽进行清产核资的相关工作。
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被正式撤消央企地位的同时,国资委还宣布,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从此,央企数量由155户减少到为153户,还有30%以上的企业将在第二任期内被整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