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写作入门》课程标准

标签:
温阜敏《创意写作入门》课程课程标准文化 |
分类: 温老师课室 |

《创意写作入门》课程标准
编制负责人:温阜敏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一、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适用专业 |
专业代码 |
修读性质(必修或选修) |
学时 |
总学时 |
周学时 |
学分 |
||
讲授 |
实践实训 |
实验 |
|||||||
创意写作入门 |
汉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秘书学 |
0501 |
选修 |
14 |
14 |
|
32 |
2 |
2 |
注:课程名称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名称一致。
(二)先修课程
1.写作学
2.文学概论
3.现代汉语
(三)后续课程
1.美学概论
2.文艺心理学
3.文学创作基础
(四)课程简介
(课程开设的依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或目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新闻与传播、秘书学的选修课程。创意写作入门是一门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是一门培养创意写作基本技能的课程。本门课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掌握与运用创意写作理论知识的能力。作为指导文学实践与写作应用的一门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操作性和价值取向。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要使学生具有写作的创新意识,培养并提高分析、鉴定,评论文学等写作作品的能力,并为学习中文、新闻、秘书学专业的其他课程,如文学、新闻写作等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创意写作入门》这门学科的性质、特点、作用。知道这门学科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
2、理解并掌握创意写作所必备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知识,如写作知识、文艺创作知识、普通心理学知识、文艺学知识、美学知识、传播学知识、社会学知识,尤其要重视文艺创作和接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知识。
(二)能力目标
1. 具备初步运用创意写作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来应对写作实践的能力。具体要求是:学完这门课,要初步学会一是能从创意的角度去接受和分析写作现象,二是能进行初步的创意写作。
2、初步形成创意写作的兴趣,形成对创意写作的兴趣,能运用创意写作入门知识去接受、发现、欣赏、分析写作现象,切实提高创意写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和审美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达到调节和协调学生的情绪的目的;
2.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理想健全的人格,为育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内容
绪论:文艺等写作的实验课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创意写作的产生发展与性质对象 |
理论 |
了解 |
讲授 |
1 |
课程学习问卷 |
|
第二节 创意写作的学习方法
|
理论 |
掌握 |
讲授 |
1 |
||
第一章 创意写作观察体验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社会生活观察与体验 |
理论 |
熟悉 |
讲授 |
1 |
做课后思考题 |
|
第二节 社会生活观察与体验片断写作
|
实训 |
理解 |
写作练习 |
1 |
||
第二章 创意写作语言与构思拓展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创意写作语言训练 |
理论实训 |
理解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1 |
做课后思考题 |
|
第二节 创意写作构思拓展训练 |
理论实训 |
理解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1 |
||
第三章 诗歌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诗歌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1 |
诗歌写作 |
|
第二节诗歌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1 |
||
第四章 散文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散文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1 |
散文写作 |
|
第二节散文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写作练习 |
1 |
||
第五章 散文诗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散文诗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1 |
散文写作 |
|
第二节散文诗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写作练习 |
1 |
||
第六章 小说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小说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2 |
小说写作 |
|
第二节 小说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4 |
||
第七章 剧本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剧本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2 |
剧本写作 |
|
第二节 剧本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4 |
||
第八章 新闻与新媒体写作训练 |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式 |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
教学主要手段 |
学时数 |
作业 |
|
第一节 新闻与新媒体的涵义与特征 |
理论 |
理解 |
讲授 |
2 |
新媒体写作 |
|
第二节 新闻与新媒体写作的训练 |
实训 |
掌握 |
讲授与写作练习 |
4 |
||
四、课程评价
(一)课程百分制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
考核标准 |
考核方法 |
评分比例范围 |
|
过程考核 |
学习态度 |
是否认真 是否积极参与 |
回答问题/讨论 |
10% |
上课考勤 |
是否出勤 是否迟到早退 |
考勤 |
10% |
|
作业完成 |
是否完成及其质量 |
作业批改 |
10% |
|
结果考核 |
考试 |
卷面成绩 |
闭卷考试 |
70% |
总评成绩 |
100 |
注:按各二级学院要求细分考核项目、评分比例。
(二)期末考试题型和比例
考试题型 |
分数比例范围 |
举例 |
创作题 |
100% |
创作命题《校园的风》小说。 |
五、课程资源
(一)教材
1. 干天全、刘迅《文学写作》,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一版。
(二)参考书目
1. 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 年版。
2.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四版。
3. 贺拉斯《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