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课程标准

(2018-09-01 10:26:58)
标签:

温阜敏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

课程标准

文化

分类: 温老师课室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课程标准

《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课程标准

温丰捷 


编制负责人:温阜敏                 审核人:程宇昂

课程类别:通识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  专业课程  其他

注:选择其一并将表格涂黑,如:

 

一、课程概述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适用专业

专业代码

修读性质(必修或选修)

学时

总学时

周学时

学分

讲授

实践实训

实验

文学概论

汉语言文学

0501

选修

32

 

 

32

2

2

注:课程名称应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名称一致。

(二)先修课程

1.文学概论

2.古代文学

(三)后续课程

1.美学概论

2.文艺心理学

3.文化学

(四)课程简介

(课程开设的依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或目的,课程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是一门属于人文科学的学科,它是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民间文学与民俗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建立起民俗学的基本原理,概论范畴及其相关的方法,用来指导探讨民俗学实践的一门学科。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作为研究民俗普遍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规范性和价值取向。

这门学科的重点是要使学生准确而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民俗学理论,培养并提高观察、了解与分析古今中外各种民俗现象的能力,尤其是分析、鉴定,评论民间文学作品的能力,并为民俗学田野调查与研究等打下初步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知道民间文学与民俗学这门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 理解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策略,尤其是解读、阐释、分析和评价的策略。

3. 帮助学生运用民俗学知识指导自己的探讨民俗实践。

(二)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一些具体的策略与技能,如观察、阅读、鉴定、评论民俗现象等。

2.培养学生关注当代的民俗现象,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原理去发现、分析、解决民俗问题。

(三)情感目标(主要包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要素,应达到调节和协调人的情绪, 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 达到塑造理想人格、培养社会所需合格人才的目的。使用培养/养成……”等词语描述。)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间文艺和民俗审美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达到调节和协调学生的情绪的目的;

2.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理想的人格,为育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课程内容           

第一章 绪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俗与民俗学

理论

掌握

讲授

1

课程学习问卷

第二节 民俗的基本特征

理论

掌握

讲授

1

第二章 物质生产民俗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农业民俗

理论

理解

讲授

1

阅读参考书目

第二节 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

理论

了解

讲授

1

第三节 工匠、商业与交通民俗

理论

了解

讲授

1

第三章 物质生活民俗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饮食民俗

理论

理解

讲授

1

观看专题视频

第二节 服饰民俗

理论

熟悉

讲授

1

第三节 居住建筑民俗与禁忌文化

理论

了解

讲授

1

 

第四章  社会组织民俗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宗族组织民俗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社团和社区组织民俗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五章 岁时节日民俗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理论

熟悉

讲授

1

观看专题视频

第二节 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六章 人生仪礼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人生仪礼的性质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人生仪礼的环节内容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七章 民俗信仰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俗信仰的对象与媒介

理论

了解

讲授

1

讨论

第二节 民间信仰表现方式与表现特征

理论

掌握

讲授

1

第八章 民间科学技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间的传统科学

理论

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中国传统医学的基本理论

理论

了解

讲授

1

第九章  民间口头文学(上)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体裁和分类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流传和演变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三节 口头散文叙事文学的讲述和功能

理论

掌握

讲授

1

第十章 民间口头文学(下)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间诗歌的起源产生传播与类别特征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民间诗歌的体式表现手法功能与歌节歌俗歌手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十一章 民间语言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间语言的概念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民间语言承载民俗的方式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十二章 民间艺术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间艺术的界定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民间艺术的体裁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十三章 民间游戏娱乐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民间游戏娱乐的特征

理论

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民间游戏娱乐的类别

理论

理解

讲授

1

第十四章 民俗学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

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

教学主要手段

学时数

作业

第一节 中国民俗学史略

理论

了解

讲授

1

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节 主要民俗学流派与方法

理论

理解

讲授

2

2.教学方式:理论或实训或理论+实训。某一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训皆有的,须在“教学主要手段”中对此分别进行描述。

3.教学内容需掌握程度:了解或熟悉或掌握等。

4.教学主要手段:请对主要手段的实施进行简要描述或者写出主要手段的专业名称,如讲授法,“五步诱导”教学法,“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简称TPR)等。

5.作业: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通过作业反馈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如:习题,教案设计,产品设计,实践基地实习,制作PPT,课堂演讲,论文,绘画等。

四、课程评价

(一)课程百分制评价方式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评分比例范围

过程考核

学习态度

是否认真

是否积极参与

回答问题/讨论

10%

上课考勤

是否出勤

是否迟到早退

考勤

10%

作业完成

是否完成及其质量

作业批改

10%

结果考核

考试

卷面成绩

开卷考试

70%

总评成绩

100

注:按各二级学院要求细分考核项目、评分比例。

(二)期末考试题型和比例

考试题型

分数比例范围

举例

小论文题

100%

结合你的某个民俗田野调查说说民俗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意义。

 

五、课程资源

(一)教材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

(二)参考书目

1. 陈华文《文化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3年第二版

2. 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刘景华《文化社会人类学卷》,花城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4. 刘其伟《文化人类学》,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5. 叶春生《区域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三)精品教学PPT,教学视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