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糟糕的体验
(2015-08-15 19:53:42)
标签:
产品许鲜网水果o2o自提点 |
分类: 产品 |
昨天从许鲜网买了李子和葡萄,除了买一送一的优惠,也打算体验一下所谓“鲜果O2O电商网站”。
购买完成后通知我今天上午11点后去自提点领取水果。于是顶着北京的炎炎烈日,走了10分钟到达离家最近的自提点,期间我穿过了包括超市在内的4家水果店。
到了自提点皇后营业员告诉我:今天只有李子,葡萄送来后坏了,已经拉回去了,明天再来拿葡萄……
已经热成狗的我顿时就无语了,这意思是明天让我顶着太阳再来一次呗?那退货行不行?行,就是需要电话联系客服才能退货。好,给客服打电话,打了两个没人接,放弃了,我也不会再买了。
如果
如果提前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今天葡萄坏了,实在不好意思明天再来,是不是也许我还有机会留存?
如果我在自提点已经表达出明显不满的时候,营业员主动提出明天葡萄送到家里,弥补没有及时送到的问题,避免我再跑一次,是不是也许我也能继续留存?
如果我提出退款的时候,不是简单让我去找客服,而是帮我记录信息,自动完成退款,是不是还有机会?
然而并没有如果,只有这一次机会。
葡萄坏了你明天再来吧、水果坏了比较常见、退款找客服,整个流程的感觉就是什么都要用户自己去做,一切也是理所当然的,反而像我做错了似的,是,我错在就不该买。
我认为产品是服务的一种实体形态,最终落地点还是用户的感知。对这种O2O业务,自提点作为与用户唯一的线下接触点,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整个公司。营业员素质态度的培训、自提点常见问题处理规范的建立、处理问题良好的激励机制,都极为重要。
便宜、方便、新鲜、美味,这是买水果的几个硬性关键词,优化供应链、建立自提点、新鲜水果采摘,都是让这几个关键词的体验更加完善。但隐藏在背后的,还有整个流程中的情感体验,而这个情感,往往就是人与人交流时获得的。毕竟交易中人与人的沟通持续了这么多年,不会因为进入互联网时代,人们之间沟通所带来的情感影响就不再重要。
很久没有遇到过什么产品或服务让我体验这么糟糕,实在忍不住吐槽,也许是在大谈体验的互联网时代,我的期望太高了吧。
题外话
昨天去吃宵夜,餐厅已经接近下班,但点单的小哥依然精力充沛热情洋溢。点单的时候这种积极、有活力的情感完全传递到了我的身上,也让我对昨天的宵夜甚至那家餐厅,有了更好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