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营销
(2012-05-11 00:02:56)
标签:
科技营销心理竞争对手效应海底捞杂谈 |
分类: 读书 |
今天看书看到“说服”这块,觉得营销或销售其实本质就是说服潜在买家。我觉得这样把抽象的东西稍微具体化一些有助于我的理解和记忆,虽然心理和营销基本我属于完全不懂,不过从小白开始,慢慢来呗~
1.
说服别人时吸引力分为很多方面,外表是其中一种,如果一个外表很好的人试图说服你,那么他成功的几率更大一些。我觉得这也可以算是一种眼球效应,做广告或销售时可以用美女效应,或者将画面或情境尽量唯美,给人以更多吸引力。同时苹果的包装也都十分出色,乔布斯认为让用户第一眼看到这个包装就能感到包装里面物品的档次并且有冲动去打开它,这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其实这也是一种吸引力效应。
而如果选择是关于某种客观事实(比如北京的降雨是否比伦敦少)这类的问题,那么一个不熟悉的有权威的人能提供更加独立的判断。这个感觉有点像在营销时找一些权威性的媒体或专家来帮助你进行营销从而产生可信度的影响。一些Apps在应用商店的排名其实有点类似于第三方权威,因为下载人数很多以至于可以把他们整体看做第三方独立的权威性机构,这样会给人更大的可信度。
总之在销售或营销时,既要给出客观数据,又要给出空洞数据背后的一些故事和内涵;既要重视请一些权威媒体或专家帮你宣传,又要注重让产品在朋友间更好的传递;让产品或推销过程看起来很炫,有吸引力,注重细节;重视用户,给用户良好的服务让其有着出色的消费体验,保持用户良好的心情,让用户看到不用你的产品可能产生的一些后果;学会站在不同立场来解释产品,用户的、竞争对手的、自己的,都是可以进行分析论证的角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PS:今天看见丘吉尔对狂热者的解释:狂热者是指那些无法改变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无法改变客观事物的人物。突然想起魔兽世界里面的血色狂热者,想想还是很可怜啊。。。。
下面说几个我觉得可以映射的点
2.
如果某种选择是个人的主观偏好(如价值观、品味)等,那么相似性起作用更多一些。也就是跟用户相似的人的推荐更起作用,也就是现在所谓的口碑营销。如果你的朋友或亲近关系的人告诉你某个东西很好,也许你有很大概率去尝试,而伴随着现在社交网络的发达,这种模式现在还是非常火爆。
3.
说服别人时是利用理智(一些数据)还是情感(一个感人的故事),取决于听众。往往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加注重理智方面的影响。其实好的广告很多都是两者兼备。一些客观的数据来说明我们的产品确实有硬实力,非常优秀,而一些富有情感的故事、有趣的用户体验分享、产品背后精神文化的升华则会更加抓住用户的心。
4.好心情效应(心情好时易被说服)与恐惧效应(唤起用户的恐惧而达到效果)。其实前面说的美女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就给了用户比较好的心情,而在销售过程中对用户真诚的尊重与赞美,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一些问题,良好的服务体验(海底捞?),都能给用户更好的心情从而增加用户被说服的几率。而恐惧效应则可以从某些方面告诉用户他的竞争对手已经在使用或者这已经成为时尚,从而让用户有一种不用的话就会被竞争对手赶超或落伍与社会的恐惧感。
5.如果你的听众已经了解或有机会了解对立观点,你应该进行双方面论证。可以理解为用户已经了解了你的竞争对手或者不用你产品所产生的后果的话,你应该进行双方面论证。你不仅应该分析你的产品,而且你应该谈及竞争对手的产品,而且不可以是一味贬低竞争对手哪里哪里不行,你应该客观地去分析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产品,指出双方的优缺点,并且说明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在详细的客观分析后告诉用户一个你产品最大的特色,这样也许能更加博得用户的好感。而如果用户不想用,你也应该分析如果用户不用会产生什么结果,前面说了恐惧效应,但不可以过于夸张,否则适得其反,总之你要客观,站在用户角度或者第三方的立场上去双方面分析,这会给用户留下良好的印象。
今天就看了这几点,后面的话都是我自己的理解,因为比较白,所以盲点和误区肯定存在,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讨论啊~今天这块只看了一部分,明天看完了这块如果还有想说的再补充~
前一篇:读书一年,mark一下~
后一篇:小论B2C电商市场以及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