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换位思考

(2025-02-13 08:43:03)
      人很难做到换位思考,所以才互相看不上,我也不例外。尤其是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有些人的做法简直就让人匪夷所思。“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在农村,有些家庭,嫁出去的女儿是不给自己的父母养老的,过年过节买点东西去看看父母,当亲戚走着,就很不错啦。我94岁的婆婆奉行这个传统,那年她弟弟大老远从黑龙江的哈尔滨跑来看她,还让他这个啥都没管过的姐姐给骂哭了,骂他怕老婆不当家主事,让她的父母吃了不少儿媳妇的气。我的大嫂自己身上也奉行这个原则,曾经说过:她父亲咽了气娘家弟弟才给她打来电话,怕她伤心当时电话上没说啥事。可到了她自己身上,天地就换过来了。她的一对儿女都成家立业孩子都老大不小了,平时她的儿子媳妇啥都不管她,吃穿花钱一切花销都是她女儿负责。我的两个大姑姐也执行闺女不养老的原则,我的婆婆在她的二儿子家时,因为离的近,她俩偶尔还能去看看老人;只要来到我家,半年他们都不来探望。正月初三,是家里招待来给婆婆拜年的知己亲戚的日子。大姑姐一家人来啦,一大屋子都是婆婆的孙男弟女,她娘俩也没说几句话,只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姑姐不断的给老太太夹菜。吃完饭亲戚们不再上楼直接回自己的家,我看见大姑姐在送老太太上车走的那一刻,眼里含着泪花。天啊,让我想起了二十几年前公公去世的场景:平时显少回家的两个大姑姐哭的歇斯底里,以至于让婆婆对我妯娌三个产生怨言:嫌我们哭的声音太小,她很为女儿们歇斯底里的哭声骄傲。我就很不理解:既然对自己的母亲这么恋恋不舍,为什么就不能接到自己家住几天?现在家家吃住条件都很不错啦,况且老人也不是图这个。法律不允许吗?良知不允许吗?况且都没有几里地。
       说到这些事情,我心里就不由自主的生气。我觉得不在一个圈子里,连道理都讲不通。但人性中天然带着的趋利避害原则,他们比谁都掌握的好。书不会读,日子过不好,把所有的心机都用在了互相掣肘上。所以离着他们远,真是一个天然好屏障。我现在最大的烦恼是:总是劝着自己高兴起来,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已经将自己的人生画布印染成阴暗的忧郁底色,任自己怎样努力在上面添加积极阳光的鲜艳色彩,都会透出一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灰霾。所以,怎样才能不生气,怎样做到淡泊名利、宠辱不惊,这仍然是考验我的一个大课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年轮
后一篇:4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