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怎么学会说话的呢?对于一个呱呱坠地的幼儿,两岁左右就开始牙牙学语了。说的话还很好玩,让人听了忍俊不禁或者哈哈大笑。很好玩,这个年龄最爱听小孩子说话了。逗小孩子说话或者回忆孩子小时候的妙语连珠,就是现在最大的乐趣。
昨天反过头去看过去的博客,才知道自己是一个喋喋不休的人,真的是汗颜啊!不过重温过去的快乐还是很舒服的;知道自己走过了怎样的路从而对现在的生活倍加珍惜还是很有意义的;甚至脑海还一闪而过这样的想法:天哪,这是我写的吗?文笔还算不错啊,要是我现在写恐怕是写不出来了。这就充分说明伟大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作家要勤奋,还得有写作天赋,还得有激情,更重要的是还有当时的灵感和运气,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从这一点上讲,能有幸欣赏名家的著作,应该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我自认为自己是文科头脑学了理科的人,所以我的喋喋不休与这点很有关系。而我的老公也许正好是相反的吧?是理科头脑学了文科的人,我的儿子随了他吧。总之,他们爷儿俩是在外人面前惜字如金的人。现在儿子或许也在开始拿我也当“外人”了吧?听他说话很不容易奥,就是偶尔视频也总是我说的多他听的多。但是我让他说他总是“不知道”“不清楚”“没想过”的敷衍,也不能就尬在那里听空气流动的声音吧?
不过,我倒是心里明白:言多必失。有时候宁可尬在那里听空气流动的声音也比说错了话强。人和人的沟通交流在当今社会真的没有多少必要。如果关系没有亲密到一定程度而你却说了些亲密的话,叫什么来,总之就是很傻的表现。要是有个人在你面前假话连篇,说的冠冕堂皇,背地里做起来又是另一套,你肯定是特别反感讨厌的。要是换成你,你肯定不想这么做。所以,就像王小波的一本书名一样,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