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清明节。我和老公、婆婆三人回家。小区的西门刚刚修好使用,出西门就是宽阔的银河路,真佩服93岁的婆婆,脑子比我还清楚。她说:“走这个门出来,比原来其它门绕过来,得快半个小时。”
一小时十分钟左右,就到了老家的老院,婆婆让我们搀着开门先看了看老院。院内虽然枯萎的杂草遍地,但挡不住各种树木开花散叶的盎然景象:雪白的梨花怒开,香椿芽正嫩,另外还有柿子树、苹果树、石榴树...最让我们骄傲的是那两棵银杏树,近三十年的光阴已从树苗变成参天大树,听嫂子说,去年还结了点银杏果。把婆婆送到嫂子家,我们拿来镰刀,耙子等工具开始除杂草,收拾院子,我一边干活一边回忆过去的一切,“贫贱夫妻”四个字涌进了我的脑海,嘴上却和老公调侃:“没想到小时候母亲教给的技艺哪个都瞎不了。”
中午一大家子祖孙四代十几口人分成上下两桌吃饭,饭菜也很丰盛。吃完饭我去西边屋找侄女的儿子,他正专心打游戏,因为他的妈妈电话里曾向我讨教,说孩子上初一了数学不好,于是我用请教的方式询问他的数学所学内容,开始他很不情愿,后来很高兴的跟我学起了数学,我很有成就感。
吃完饭我们就回了娘家,母亲是弟弟上午送回老家的,我进门时母亲一个人正忙活着,她仍然不改年轻时的辛劳勤俭,说刚刚把玉米轴卖了,还没来得及做饭。我赶紧拿出现成的熟食加热,给母亲做饭。吃完饭,毫无例外,母亲趁我俩在,把家里该干的活吩咐一遍,好在其中的一些活老公喜欢干,比如拔菜、薅草、浇地。其间我买了点东西去两个叔家坐了坐。刚把活干完,弟弟三口进门了。我和弟弟去上坟,虽然村里的人不多,但上坟路上的人却络绎不绝。大都是从县城刚刚赶回来的。
老公带着我重返老院,收拾停顿就又去坟上烧纸祭奠。中间闺蜜打电话挽留,侄女也打电话让住一晚上,我都婉拒,说要赶回去。其实刚过年一个多月,不忍心再去打扰,我俩回到县城自己的楼上时天已经大黑。晚上老公喝了点酒又开始激动的给儿子视频,儿子告诉我:“6号回去后再视频”,当时我激动得很,以为儿子为了我的生日要回家一趟,后来才明白:他和朋友几人外出游玩没在北京,是要回到北京后再视频,是我自作多情了。
清明第二天,自然醒后我们驱车顺道去了齐河的定慧寺,在齐河的几个免费景点转了转。正是四月芳菲天,万紫千红醉人间。漫山遍野的鲜花,烟柳海棠绕,怒放的生命在人头攒动的大街小巷处处可见。在旅游观光方面,齐河已经把我的老家甩出了好几条街。
虽然有点疲惫,但真是不虚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