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代人是如何重视风水的

(2007-08-11 20:55:14)
标签:

人文/历史

周易

风水

     从字面解释,风水的意思,就是阴、阳宅周围风向水流的形势。晋代郭璞《葬书》说:“葬者,乘生气也。”经曰:“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之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家们认为,宅地周围风水,可导致住家或葬者一家以及子孙的祸福。从这一认识出发,风水家们反过头来,又可通过仔细观察人家住宅或墓地周围自然环境的好坏。来推知住家或葬者一家的吉凶,这就又是由风水术引发出来的相宅之法了。所以如果从广义来说,风水术除了指导人们怎佯寻找生气结聚的两宅即懂得怎幺样辨别自然环境并确定其原则后,相两宅的吉凶也就迎刃面解,因此在风水术中.当以寻找生气结聚的最佳自然环境为第一要义。

古代传说中,有“禹始肇风水地理,公刘相阴阳,周公置二十四局,汉王况制五宅姓,管辂制格盘择葬地”的说法。考之实际,至少在战国末年:齐、燕一派的方术中就有了风水术的萌芽。然而,风水术的正式兴起,并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则还是在两汉之时。汉武帝时。曾“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娶妇乎”?结果“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建除家曰不吉,丛辰家曰大凶,历家曰小吉,天人家曰小吉,太一家曰大吉”。由于“辩讼不决",最后不得不“以状闻”。制日:“避诸死忌,以五行为主。”主张选日堪舆家,和主张“大举九州之势,以立城廓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数,器物之形容.以求其声气贵贱吉凶”的形法家,由于在各自的实际活动中关系密切.所以日子一长就慢慢合而为一,成了风水家了。东汉以后,风水术在社会上大为流行,所以风水家也就称为堪舆家了。关于两家合并以前的著作,形法家有《宫宅地形》二十卷,堪舆家有《堪舆金匮》十四卷。直到后来,清代钱大昕《恒言录》卷六还认为:“古堪舆家即今选择家。近世乃以宅相图墓者当之。”

    其实,说的明白一点,风水术就是一门建筑学上有关选择土地环境,旁及方位、择日的学问。

    因为古人非但重视生前住屋,并且重视死后择葬,所以从总体来说,风水术的服务对象,就是阴宅和阳宅。

    人活着要往屋,这住风水术中叫做阳宅。《黄帝宅经·总论》说:“凡之刚宅。即有阳气抱阴;阴宅,即有阴气抱阳。原因是这是一处不利居住的凶宅。虽说纪晓岚平时不很信风水,认为一个人的吉凶主要来自平时为人是善是恶,可对于凶宅这件事,他还是很坚信的。根据现代科学分析,古代所说的凶宅,大多地处险恶,长期受不到阳光的照射。且又不通空气,这样便就自然造成一种阴沉而不利于人居住的室内环境,从而形成凶宅。(这里可以插上一段的。。。。。。。。)

    我国古代风水术起源,对于阳宅的风水讲究早于阴宅的风水。唐朝吕才《五行禄命葬书论》说:“逮乎殷周之际,乃有卜宅之文,故《诗》称‘相其阴阳’,《书》云‘卜惟洛宅’此则卜宅吉凶,其来尚矣。”可见卜宅吉凶的阳宅风水,早在殷周时期,就已有了萌芽了。至于有关阴宅风水的记载,《史记——樗里子传》说:“昭王七年,樗里子卒,葬于渭南章台之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樗里子疾,其室在于昭王庙西渭南阴乡樗里,故俗谓之樗里子。至汉兴,长乐宫东,未央宫在其西,武库正直其墓。秦人谚日:“力则任鄙,智则樗里。”樗里子名疾,是秦惠王的异母弟弟。由于平时滑稽多智,人家都把他叫作“智囊”。这就是“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的有关宫墓的预言,使樗里子成了后世阴宅风水术的隐约远祖。

    其实严格说起来,风水术的真正兴起.还是汉和汉以后的是事,今传《青乌先生葬经》,据说是汉时青乌先生的遗著。又据《后汉书·来历传》说:“安帝时,皇太子病惊不安,嬖幸乳母野王君主圣舍。太子厨监那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上禁止,不可久御。”同书《袁安传》也说“初安父没,母使安访求葬地。道逢书生,问安何之?安为言其故,生乃指一处云:葬此地,当世为上公。须臾不见。安异之,于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焉。”可见风水水吉凶的说法.两汉之时已经成为流布于宫中和民间了。

魏晋南北朝以后,风水之术一时大兴。《魏书·管辂传》说:“辂随军西行,过勿丘俭墓下,倚树哀吟,精神下乐。人问其故,辂曰:树木虽茂,无形可久,碑诛虽美,无后可守。无武藏头,苍龙虽足,白虎衔尸,朱雀悲哭。四危以备,法当灭族,不过二载,甚应至矣,卒如其言。”这里管辂相墓的灵验,可谓神乎其技。而这种相墓,以至相宅术的产生,正是建立在阴阳宅风水基础上的。

    《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有关风水著述。继东晋郭璞《葬书》以后,又有《宅吉凶论》三卷,《相宅图》三卷,《五姓墓图》一卷等多种问世。唐宋以后,有天这方面的著作,就好比雨后春笋似的越来越多了。

    和风水术专著同时并行的,尚有以议论文形式出现。兼可视作文学作品的众多有关论述风水的篇章。其中如魏时嵇康《难宅无吉凶摄生论》、《答释难宅无言吉凶摄生论》,唐代吕才《五行禄命葬书论》,元代赵芳《葬书问对》、《风水选择序》,明代吴翰《风水问答》。“阴气抱阳。阴阳宅者,即龙也。”《水龙经·总论》也说:“若只取大荡,阳宅尚有归收,阴墓必难乘按。”

    对于阳宅的重要,《黄帝宅经·序》明确指出:“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横,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就此五种,其最要者,唯有宅法为真秘术。”接着又说:“凡人所居,无不在宅,虽只大小不等,阴阳有殊,纵然客居一室之中,亦有善恶。大者大说。小者小论。犯者有灾,镇而祸止,犹药病之效也。”为此,结论是:“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坟墓川冈.并同兹说。上之军国,次及州郡县邑,下之村坊署栅,乃至山居。但人所处,皆萁例焉。日见耳闻,古制菲一。”

    因为有着这种“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若安,即家吉昌,若不安,即门族衰微”的传统说法,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阳宅风水的好坏,寄予了十二分的重视。《晋书·魏舒传》记载,魏舒幼年丧父,寄养在外祖父母的家里,后来“宁氏起宅,相宅者云当出贵甥”。外祖父母见魏舒年幼聪慧,认为一定会应相宅者所说的话。魏舒也说:“当为外氏,成此宅相。”这里,魏舒的意思虽然是说,我长大后要好好努力,干一番事业,以证实舅氏门宅当出贵甥的相法,并且从此以后,“宅相”还成了外甥的代称,可在另一方面.却为我们道出了当时相宅风气的盛行,和人们对居宅风水的重视。

    在古人的眼里,这种阳宅风水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家代吉昌”或“门族衰微”的说法,并不是什么耸听的危言。在《晋书》里,还另有上党鲍瑗家因为“安宅失宜”,而多丧祸贫苦的记载。当时,鲍瑗多丧祸贫困搅扰得焦头烂额,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便去请教淳于智。淳于智占卜后,根据所得卦象说:“为君安宅者,女子工耶?”鲍瑗回答:“是也。”淳于智又问:“此人已死耶?”鲍瑗回答:“然。”接着,淳于智说:“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宅东北有大桑树,君径入市门数十步,当有一人折新马鞭者,请买还,悬此三年,当得物。”鲍瑗听了他的话,前去市上买来马鞭,把它挂在大桑树上三年。后来鲍瑗浚井,“得钱十万铜钱,杂器复可二十余万”,于是家道中兴。

    文献记载,三国时,吴国孙皓流徒丁奉一家。到了晋朝,丁家的旧宅先后住过的有周凯、苏峻、袁真、司马秀等大户人家,然而“凶败”。此后,又由臧焘去住,“亦频遇丧祸”,所以当时有个名叫王富绰的人,平时“常以正达自居”,认为“宅无吉凶,请为宅,未经择吉,即造筑,结果未居而败,”

    为了望知人家宅第的吉凶,《地境图》“望百家宅法”的说法,很有趣,书说:“有赤气者,家有泛财。白气入人家,有财不保。黑气有五,其伏在宅中。青气者,有银,地宝也。”

阳宅风水既然直接关联到一户人家“家代昌吉”或“门族衰微”的根本问题,那未阴宅风水的重要性又怎样呢?

所谓风水术中的阴宅,指的就是坟墓。《礼·杂记上》说:“大丈夫卜宅与葬日。”注疏说:“宅为葬地。”由于住宅和葬城都好称宅,所以为了区别,人们就把葬地称为阳宅。如水《水浒传》一百二十回就说:“我若葬于此地,堪为阴宅。”人死了要进坟墓,因为古人看重丧葬,所以在他们心目中,阴宅风水重要性,非但丝毫不减阳宅。并且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唐新语》是唐代刘肃著述的,书中卷十三说:“开府王仁皎以外戚之贵,坟墓逾制,绣服明器,罗列千里,这样的大摆阔气,还有什么吉利可言?而且这样千里的罗列下来,显然也不符合风水术择墓原则,所以两者合在一起,就难逃“坟土未干,家毁子死”的灾难了。

宋代方勺《泡宅编》卷上,也曾谈及阴宅风水的重要性。会嵇山是东南的巨镇,周围占地大概有十里之广。山的北面延出好几个垅,由于风水奇佳,选择在这里落葬的人家纷至沓来,然而墓地占者正垅的,即赵、陆两家的祖坟而已。垅上两家祖坟的位置,下瞰鉴湖,湖外有山,横抱过来好象几案似的,而案外又有尖峰耸起,名叫梅里尖地,又叫文笔案。占着这样的好风水,所以陆氏葬后,孙子陆佃当上了尚书的大官;赵氏葬后,曾孙赵掂,也登上了太子太师的高位。结果“陆公赠太保,赵公赠少保”。文末作者叹羡:“二垅同一山,而有曾孙追贲于九泉,盛哉!”

在何《春渚纪闻》卷第一《杂记》中,作者曾提到。定陵兆应一则道:信州白云山人徐仁旺,曾经上表奏说,和丁晋公“议迁定陵事”。定陵是宋真宗赵恒永定陵的省称,所在地在当今陕西省富平县的龙泉山。争议下来,徐仁旺“欲用牛头山前地,晋公定用后山地”,意见统一不起来。为了据理力争。徐仁旺一方面力诉后山之害,“坤水长流,灾在丙午年,丁风直射,祸当丁未年终,莫不州起火,郡郡兴盗;”甚至立下了自己誓言愿意先关进大理寺监狱,以待三年后的吉凶,错则处罚的决心。然而最后朝廷还是没能采纳他的意见。当时,朝中一班人听了仁旺慷慨激昂的陈词,都不以为然,直到后来“金人犯阙,果在丙午,而丁未以后,诸郡焚如之祸,相继不绝,幅员之内,半为盗区”方才大家叹服,可是却已经来不及了。因为这牵涉列帝王之墓的风水,而帝王又是统治全国的天子,所以古人认为,帝王葬墓风水不好,非但朝廷覆亡,还会祸及全国。 

    从上所说,《宅经》认为:“宅墓以象荣华之源,得利者所作遂心,失利者妄生反心。”再之,《宅经》还对宅和墓之间的关系作了概括的叙述:“墓凶宅吉,子孙官禄。墓吉宅凶,子孙衣食不足。墓宅俱吉,子孙荣华。墓宅俱凶,子孙移乡绝种。”对于宅墓的吉凶,青乌子的说法是:“其宅得墓二神渐护,子孙禄位乃固。得地得墓,龙骧虎步。物业滋川,财集仓库。子孙忠孝,天神佑助。”青乌子是汉时人。精地理阴阳之术,而史失其名”。晋代郭璞《葬书》曾推崇古来所传《青乌先生葬经》说:“先生之言,简而严,约而当,诚后世阴阳之祖书也。”为此,风水术在称为堪舆术之外,又得了个“青乌术”的雅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