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我村的女孩出嫁前多数是先吃订婚饭
(2020-12-31 09:09:44)
标签:
历史情感 |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年代,我村的女孩出嫁前多数是先吃订婚饭,女方本人及父母到男方家里看情况男方通知亲属参加订婚礼,在宴席上,男方的母亲引领女方认大小,掏“拜钱”,女方的父亲领男方认亲友同样掏“拜钱”。
互相认完之后,男方带女方去买东西,各家不一样。
一般是买衣服,金银首饰,男女双方互相赠送礼品后,女方回家。结婚之前,一般女方向男方要两次礼。
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两次礼,第一次为小礼,主要是几件衣服;第二次为大礼,除了几件衣服。
下大礼时,女方告知男方具体结婚日期。结婚前一天,女方派4至6个小辈人送嫁妆。
结婚日,男方派人用大篷车去女方家娶亲。
车到女方家,坐席,新娘梳洗打扮。
女方送亲人员一般由亲戚,朋友组成。
娶亲回到男方家里时,举办婚礼后,新娘及送亲人员,进屋入席,
结婚时铺床被子四角亦放枣,花生等物。新婚之夜,男方邻居同辈或者小辈闹洞房。婚后第三日,新娘要回娘家,称“回门”。
在我村,年轻人结婚办喜事到饭店办席的基本没有,都是在家自办。
经济条件稍差一些的,买几十斤上百斤猪肉,羊肉,再买些鸡鸭鱼虾,买十几种蔬菜,请几个厨子和十几个忙活人。
厨师提前一天在事主家里安排菜肴。一般是16碟,8个凉菜,8个炒菜。另外,还分为二八串席、三八席、还有宴席主要以肉,鸡,鸭,鱼海鲜为主。不管是条件好的,还是条件差的,都是事主自己操办,自己请忙活人,自己采购用品。饭前还要摆点心,花生,瓜子,水果等。整个宴席安排,都有管事的指挥。亲朋好友到场祝贺后,开席用餐。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办喜事招待亲友,主要以菜为主,用茶盘放上白菜,粉条,豆腐,盛上两勺肉。80年代,炒或凉拌时令鲜蔬如黄瓜,豆角,茄子,土豆等为日常和操办主要副食。现在老百姓富裕了,无论是来客还是办喜事,都是凉菜,炖菜,炒菜,
办事是越来越讲究。菜肴的花样由原来的几样增加到十几样。肉类,海鲜类逐年增多,参加婚礼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也有过去的几十人,增加到上百人,原来两天的事情,现在要办三、四天。流水席的次数也明显增
加。
最近两年,亲戚朋友对喜宴要求有了变化,多数人不爱吃肉,一桌席下来,剩下的全是肉,吃光了的是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