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每日进膳两次 除此之外不食别物
(张延兵)
说到清朝皇帝康熙饮食习惯,很多人就会想到早、中、晚三餐,甚至还有夜宵等食物。其实,康熙在饮食上很注意养生之道,他每天坚持只吃两顿饭,而且还不喜欢吃大鱼大肉,他喜欢吃的是粗粮淡饭。《八旗通志》记载康熙:每日进膳两次。除此之外不食别物,烟酒及槟榔等物皆属无用”。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以尼布楚条约确保清王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创立"多伦会盟"取代战争,联络蒙古各部。康熙其最突出的成就就是用科学方法和西方仪器绘制全国地图,这是他的巨大贡献。
历朝历代皇帝在饮食上,一日三餐都是山珍海味,十几道菜、几十道菜都是正常,奢侈至极。康熙皇帝却是与他们截然不同,饮食习惯比较简单,粗粮淡饭成了他的饮食特点。“山翁多耄耋,粗食并园蔬”这是《圣祖御制诗文集》中的记载,说明康熙的饮食喜欢粗茶淡饭。
康熙皇帝除了喜欢吃粗粮淡饭,还反对抽烟喝酒。他自己不抽烟不喝酒,还主张大臣们不禁烟酒。康熙到了晚年,喜欢喝葡萄酒,葡萄酒对身体有益,这是他喜欢的原因。
康熙皇帝相信科学,尊重自然,注重养生,从不吃补药。他一生节俭,饮食起居有规律。康熙皇帝认为,好身体就,在于“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如是而已”。 康熙的养生之道,重视食补,不轻易吃药。他认为,只有食补,才是最合理的。是药三分毒,如果靠药补身体,虽然身体的病治好了,但是,也会给身体带来隐患。就如同拆了西墙补东墙一样,得不偿失。食物能补身体,是华夏儿女五千来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粗茶淡饭到底是什么?据介绍,它并不是大多数人说的的各种粗粮和素食,而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比如玉米、高粱、大豆等。粗茶淡饭注意粮、豆混食,米、面混食,然后制作成各种食品。“粗茶”是指较粗老的茶叶,与新茶相对。“粗茶”含有的茶多酚,茶丹宁等物质,对身体益处多多。“淡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饮食不能太咸味,咸味重,对身体害处多多。现在人们提倡少油少盐,以清淡为主。从医学上讲,,饮食过咸,身体容易引发骨质疏松、高血压,长期饮食过咸还可致中风和心脏病等。康熙喜欢粗粮淡饭还是有科学依据的。
现在很多人喜欢暴食暴饮,花天酒地,抽烟喝酒,大鱼大肉,时间一长,身体就会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症状就会随之而来,对身体百害而无益。康熙作为一个皇帝,想吃啥没有,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山珍海味,飞禽走兽,只要想吃,那是家常便饭。那么,他为什么放着好多美食不吃,偏偏喜欢粗茶淡饭。康熙饮食简单,生活简朴,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学习上,治国理政上,值得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