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水浒之二十二:武松擒方腊是真的吗?

标签:
历史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杂谈 |
武松擒方腊是真的吗?(张延兵)
打虎英雄行者武松在失去左臂,疼痛难忍,他大吼一声“拿命来!”,扑上前去,紧紧抱住方腊不放,方腊被生擒活捉,武松立下大功。这是央视版《水浒传》第42集中一个精彩的片段。历史上方腊是被武松擒获的吗?还是另有其人?
武松,《水浒传》中重要人物,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血溅鸳鸯楼、血战飞云浦、醉打蒋门神、单臂擒方腊等经典故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武松单臂擒方腊,一直是人们的关注焦点。焦点有二,一是方腊是真的被武松擒获的吗?二,武松失去左臂,是被方腊砍掉的吗?
在梁山好汉中,武松的武功是上乘的,论武功,方腊不是武松的对手。电视剧《水浒传》第42集中,梁山大军与方腊军队短兵相接,方腊军队没有能力抵抗,节节败退。血战时,方腊依仗的天然屏障想抵御梁山大军的进功,但是,让他看到的却是两军对垒,血流成河,梁山好汉将领个个骁勇善战,方腊军队将领不是对手,死亡无数。双方混战中,李逵和方腊拼杀,武松和方腊的儿子战斗。在这场战斗中,武松凭借自己精湛的武功,杀死了方腊的儿子。方腊见此情景,疯狂起来,将李逵的板斧大飞,手持大刀,直奔武松劈下,武松躲闪不及,左臂被方腊的大刀砍掉。武松大吼一声“拿命来!”,将方腊扑倒,用右臂紧紧勒住了方腊的脖子,方腊终被生擒。此时童贯赶来,杀了方军两千名俘虏,押着方腊的囚笼,抢先回京领功。梁山军经过南征方腊,死伤大半,武松左臂致残后,留在六和寺作了清闲道人。这是央视版的《水浒传》精彩片段。但是,新版《水浒传》中,在交战中,方腊偷袭武松,将钢叉狠狠地刺穿了武松的左臂,钢叉穿透武松左臂,插在柱子上一时拔不出来,为了防止方腊的大刀砍落下来,尽快捉住方腊,武松用刀砍下了自己的左臂,擒住方腊。无论是央视版和新版《水浒传》,尽管武松失去左臂的情节不一样,但是,表现的镜头故事结局都是武松单臂擒住了方腊。
原著《水浒传》中,生擒方腊的另有其人,生擒方腊的是花和尚鲁智深。另外,武松失去左臂也不是方腊所为。是包道乙断掉了武松的左臂。原著中第一百一十九回表现鲁智深擒方腊的情节是:“当时宋江等众将,监看烧毁了帮源洞中宫殿器皿屋宇楼阁,引军都来洞口屯驻,下了寨栅。计点生擒人数,只有贼首方腊,未曾获得。传下将令,教军将沿山搜捉。告示乡民:但有人拿得方腊者,奏闻朝廷,高官任做;知而首者,随即给赏。却说方腊从帮源洞山顶,落路而走,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便望深山旷野,透岭穿林,脱了赭黄袍,丢去金花幞头,脱下朝靴,穿上草履麻鞋,扒山奔走,要逃性命。连夜退过五座山头,走到一处山凹边。见一个草庵嵌在山凹里。方腊肚中饥饿,却待正要去茅庵内寻讨些饭吃,只见松树背后,转出一个胖大和尚来,一禅杖打翻。便取条绳索绑了。那和尚不是别人,是花和尚鲁智深。拿了方腊,带到草庵中,取了些饭吃,正解出山来。却好迎着搜山的军健,一同帮住,擒捉方腊,来见宋先锋。宋江见拿得方腊,大喜。便问道:“吾师,你却如何正等得这贼首着?”鲁智深道:“洒家自从在乌龙岭上万松林里厮杀,追赶夏侯成入深山里去。被洒家杀了。贪战贼兵,直赶入乱山深处,迷踪失迳,迤随路寻去。正到旷野琳琅山内,忽遇一个老僧,引领洒家到此处茅庵中。嘱付道:‘柴米菜蔬都有。只在此间等候。但见个长大汉从松林深处来,你便捉住。’夜来望见山前火起,小僧看了一夜。又不知此间山径路数是何处。今早正见这贼爬过山来。因此,俺一禅杖打翻,就捉来绑了。不想正是方腊。’”由此可见,原著中“擒方腊”与“武松断臂”的情节并没有直接关联。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剧,武松单臂擒方腊、鲁智深擒方腊情节都是虚构的。在真正的历史中,方腊是小校韩世忠被擒,当时韩世忠并不是大将。
方腊又名方十三,方世腊,睦州青溪(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西)人 。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方腊家庭贫寒,雇工出身。北宋徽宗宣和二年秋,方腊发动起义,自号“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政权,起义军人数扩大到几十万,连续攻下杭州等六州五十二县。方腊的计划是,他带领起义军,就是想划江而守,等力量壮大了,在向朝廷进攻,在十年内推翻宋朝。方腊之乱发生后,宋徽宗感到十分慌张,于是下命令让童贯率军十五万前去镇压,经过双方交战,方腊的起义军在战斗中连连失利。到了宣和三年(1121年)夏,方腊率余部退守青溪帮源洞和梓桐洞。由于后被叛徒告密,起义军腹背受敌,虽然奋起抵抗,但是,寡不敌众,最后导致六、七万名起义军将士被杀,方腊受伤韩世忠活捉。宣和三年(1121年)八月二十四日,方腊及其妻邵氏、二太子方亳、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被朝廷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