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杂谈 |
高俅,历史上确有其人吗?
(张延兵)
施耐庵和俞万春分别是《水浒传》、《荡寇志》的作者。施耐庵中国元末明初作家。他在《水浒传》中一共设置了高俅、蔡京、童贯、杨戬四个奸臣,其中高俅排名第一,属于首席奸臣。俞万春分在小说《荡寇志》中,创作的高俅人物是被雷横、朱仝所杀。那么,历史上确有其人吗?有!历史上的高俅和小说的高俅以及电视剧版《水浒传》的高俅是不是同一个人?
大家都知道,施耐庵在《水浒传》中,突出了林冲和高俅的矛盾,高俅被活捉上梁山,由于宋江从中阻拦,林冲想亲手杀死高俅的愿望没有实现,最后导致吐血死亡。而《荡寇志》林冲的结局却是看着高俅血淋淋的人头气死的。《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名,作者俞万春在道光六年(1826)开始创作,道光二十七年(1847),经过22年,“三易其稿”,完成了这部著作。俞万春比较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在《荡寇志》里,梁山好汉的结局和《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结局大不一样,结局都很惨。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高俅是病死的,不是被梁山好汉杀死的。
施耐庵的小说《水浒传》中,他设置的高俅是头号奸臣,和林冲的矛盾突出。电视剧版《水浒传》中的高俅先后与两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结仇,一是王进,王进在街头胖揍过高俅,打的高俅满地找牙。高俅发迹后,王进被高俅视为眼中钉、肉冲刺,借口毒打王进,王进被迫带老娘逃到延安府。第二个禁军教头就是林冲了,高俅的义子高衙内喜欢上了有夫之妇,这个女人就是林冲的老婆。高衙内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粘上了林娘子。从此,林冲倒霉的日子一步步开始了。高俅先后设毒计,让林冲进套,因此,林冲险些丧命,林娘子因受不了屈辱,上吊自尽。林冲与高俅有不共戴天之仇,离开东京汴梁后,他最大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杀掉高俅老贼,为林娘子报仇。
电视剧版《水浒传》这样描述,高俅是阴险狡诈,手段毒辣,颇有心机,会投机取巧,不学无术,只会踢球,每天带领一帮小混混在东京汴梁胡作非为的人。高俅飞黄腾达,官至太尉,全靠他球踢得好,加上他巧舌如簧,深得端王的喜爱。端王喜欢踢球,成为皇帝后,高俅便飞黄腾达,掌管御林军大权。梁山好汉聚义后,成了他的心腹大患。他多次派兵围剿,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被擒上梁山,成了梁山的俘虏。林冲就是因为没有杀到高俅为林娘子报仇雪恨,最后带着遗憾离开了让他憎恨的世界。林冲是《水浒传》和《荡寇志》中作者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就没有高俅和林冲结怨一说。
施耐庵之所以这样设置高俅,主要是为了突出朝廷与农民起义军之间的矛盾,突出北宋时期奸臣当道,祸国殃民。有压迫就会有反抗,高俅打压农民起义军,就是与农民起义军为敌,因此,在施耐庵的笔下,高俅就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奸臣。
历史上确有高俅,但真正的高俅,与《水浒传》中和《荡寇志》的高俅却相差了很多。高俅出生日期不详,他的死亡日期有记载,是在靖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126年,病死于开封。历史上北宋有六个奸臣,里面没有高俅。六大奸臣民间称为“北宋六贼”,分别是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这六人都是都是宋徽宗时期重要的大臣,他们依仗手中权力,祸国殃民,最后导致了方腊起义和金朝入侵。 据《挥麈后录》记载,高俅原来是苏轼的秘书,为人聪明,写得一手漂亮毛笔字。高俅除了能文,还会武功,踢球,只不过是他的另一项技能。《挥麈后录》的高俅能文能武,而不是电视剧版《水浒传》里不学无术,投机取巧之人。高俅官居太尉,掌管御林军,金兵南下侵犯中原时,他曾和和宋徽宗一路南逃。高俅没有参与征讨方腊起义,也没有参与蔡京、童贯等联金灭辽的错误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