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文化娱乐杂谈 |
分类: 杂谈 |
施耐庵设置的人物,在《水浒传》中都是喝酒都是海量,最能喝酒的,也就是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人。一是宋江。宋江广交天下朋友,自然也就应酬多多,吃饭必喝酒。据说宋江的酒量很大,一般人不是他的对手。宋江喜欢弄文弄墨,一天,他在寻阳楼上喝酒,喝的天昏地暗,诗兴大发。写下了“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黄文炳在浔阳楼上发现宋江反诗,告诉知府蔡九,于是,蔡九大做文章,下令捉拿宋江。宋江看到不好,为了躲过一劫,他疯疯癫癫,装疯卖傻。蔡九知十分来气,看破宋江的是在装疯,让手下对宋江棍棒相加,一阵毒打。宋江受不住严刑拷打,没有挺住,乖乖招认。签字画押后,宋江被蔡九打入死牢中。那么,宋江酒后题的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
宋江的这首《浔阳楼题》意思大概是:我宋江从就喜欢攻读历史,精通权谋之术,我的才华不必那些当官的差。自己的时运不好,才混了一个小吏,好比猛虎落入平阳,才华无法施展,只能忍气吞声。没有想到,一身才华的我,竟然成了囚犯被发配到江州,我感到不公。如果在继续下去,我的忍耐是有限的,你大宋官府不给出路,我自己上梁山寻找出路,实现我的凌云壮志。凭我宋江的能力,你黄巢算不了什么。宋江被晁盖等人救上梁山,才有了后来的招安,其结果是悲惨的,宋江被御酒毒死。
武松的酒量是有目共睹的,他在《水浒传》中篇幅很多,其中景阳冈打虎,怒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都是经典故事。
景阳冈下,有一小酒馆,在宣传酒的烈性程度时,用了“三碗不过岗”。武松的到来,一口气喝下十八碗,还能独自行走,把店小二惊的是目瞪口呆。在景阳冈,遇到一只猛虎,他在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名扬天下,因此有了“打虎英雄”这个称号。
据有关资料介绍,北宋初年实行禁酒的政策,不许私人酿酒。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生产的发展,对酒的政策越来越放宽。但不论北宋还是南宋,酒税都是政府重要的财源。《水浒传》故事发生的背景在北宋末年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北宋的酒文化是否就和《水浒传》中的一样。据介绍,宋朝的酿酒工业,是在唐朝普及和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在中国酿酒史上处于提高期和成熟期,大量酿酒理论著作问世、蒸馏白酒的出现,酤酒业继承和发展唐代经营思路,标志着酒文化的成熟和大发展。宋代的酿酒业,上至宫廷,下至村寨,酿酒作坊,星罗棋布。分布之广,数量之众,都是空前的。宋朝酿造的酒,在度数上和现在一样吗?宋朝酿造的酒度数很低,没有现在的白酒度数高。宋朝流行的酒都是发酵酒,大多数是米酒,度数不过二十。过去的酿酒技术不如现在发达,米酒发酵后,没有勾兑这一说,一般过滤后就可以饮用。酒都很浑浊的,因此有了“琼浆玉液”的说法。《水浒传》中梁山好汉个个爱喝酒,个个有海量,这与当时的酒文化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