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
张延兵
记得有人说过“如果你曾看过《老人与海》,现在也应该再看一遍,从中获取新的感受。如果没看过,现在就更不应该错过了。”《老人与海》这部文学作品为海明威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至高荣誉,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晚年的作品,凭借这部作品,他荣获1953年的普利策奖和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
最近和一位朋友闲聊,他说,暑假开始了,他给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买了几部课外读物,其中一部书就是《老人与海》。《老人与海》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的最优秀作品。《老人与海》,是现代美国小说作家海明威创作于1952年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作者生前发表的最后一部小说。
《老人与海》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书中的鲨鱼代表着一切破坏性的力量,是阻止人们实现理想和目标的各种破坏力的集合,是各种邪恶势力的象征。《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小说讲述的是主角人物桑地亚哥的老渔夫,在长达八十四天的时间里,没有钓到一条鱼,他没有任何食物填饱肚子,就在几乎要饿死的时候,奇迹出现了,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英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钓到大鱼,他心里十分高兴,本以为可以解决饥饿,但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发生了,老渔夫不但没有把大鱼捕捉到岸上,他乘坐的小渔船反而被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老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浩瀚无际的大海里,他无法掌控大鱼,但是,老人没有放弃,抱着一线希望继续与大鱼抗争,死拉着大鱼不肯放手。经过两天两夜之后,老人终于杀死大鱼,将大约拴在船边,他驾驶小渔船返航,令他绝望的是,在返航的途中,又遭到鲨鱼的攻击,这条大鱼成为鲨鱼的口中美食。回到岸边,这条大鱼被鲨鱼吃的只生下了一幅骨架。回到家中,老人躺在床上,忍受饥饿,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老人与海》中的老渔夫虽然老了,他面对一次次倒霉一次次失败,仍然坚持努力,他在捕鱼的过程中,虽然遇到失败,但是在风度上赢得胜利。在《老人与海》一书中,老人竭尽全力要证实自己的力量,并不肯屈服于自己的命运,《老人与海》是一部优秀作品,让人们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生,什么才是坚强的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在不断地受到挫折、失败时,失去了斗志,失去了信心。老渔夫桑地亚哥在失败中没有消极,而是选择了精神上胜利和富有。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他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我查阅了《老人与海》创作背景,背景介绍“《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骨架。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原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开卷有益,通过阅读《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从失败走向成功,逐渐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