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气滞血瘀型)技术

(2013-01-08 20:00:34)
标签:

针灸

钩针

肱骨外上髁炎

穴位

分类: 中医实用技术

课题名称:杨氏钩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气滞血瘀型)技术

承担单位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浙江省第二中医院

项目负责人:杨楣良

 

项目简介:

钩针为国内外首创,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古代“九针”基础上研制的一种新颖而独特的针具,曾获国家专利。肱骨外上髁炎(气滞血瘀型)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生缠绵难愈,钩针治疗不仅近期疗效显著,而且远期效果甚好,钩针治疗组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组(P<0.01)。该方法安全无不良反应而且操作简便。

疾病简介:

肱骨外上髁炎又称“肱桡滑囊炎”、“肱桡关节炎综合征”,俗称“网球肘”。属中医“痹症”、“筋痹”范畴,亦称“肘劳”。肱骨外上髁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特殊工种或职业,如砖瓦工、网球运动员或有肘部损伤病史者,以40~50岁的男性居多。临床表现为肘外侧疼痛,疼痛呈持续渐进性发展。作拧衣服、扫地、端壶倒水等动作时疼痛加重,常因疼痛而致前臂无力,握力减弱,甚至持物落地,休息时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

适应症:

肱骨外上髁炎(气滞血瘀型)。

1、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的诊断标准者。

2、年龄性别不限。

3、符合中医气滞血淤型者

禁忌症:

1、同时患者有局部骨结核、骨肿瘤者。

2、不属于气滞血淤型者。

3、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非甾类,消炎镇痛不能影响结果判定的其它治疗方法和药物者。

4、治疗过程中,病情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者。

特  色:

1、强调经络、注重病位。

2、疗效显著,不仅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也十分显著且巩固,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3、安全稳妥,无不良反应。

4、使用简便可行,易于推广应用,一般不需特殊设备。

5、缩短疗程节省开支。

治疗方法简介:

1、器具:

(1)针灸医针华佗牌直径0.32毫米,1.5寸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生产。

(2)钩针,自制。

(3)测力握力器:中国中学生比赛专用,上海金甸实业有限公司生产。

(4)NL-90人体肘部扭力侧力仪,自制。

2、操作方法及步骤

(1)患者取仰卧位,患者90o屈曲,暴露患处,手掌贴靠胸前部。

(2)术者靠近患臂一侧取坐位,距离适度,便于操作为宜,确定痛点部位,并作出记号,局部常规消毒,左手拇指或食指作指切压手,右手持经已消毒的钩针,呈执笔式,针尖朝下,用速刺法将针进入皮下组织后,进行提插法,“得气”后,不出针改行“一穴多向”刺,进行“钩拉”“弹拨”手法,随即作“震颤”手法10次,嗣后再运用针头的光圆部分,对骨膜作轻柔的“按摩”手法,操作手法较重,出针摇大其孔,以泻其实,操作完毕时,按进针方向倒退出针,然后用“创可贴”覆盖固定。

3、疗程:每次操作总时间约8分钟,每隔二天治疗1次,每两次间隔2-3天。6次为一个疗程,治疗需要2个疗程。

技术关键环节:

定位准确,进针轻捷,双手协作,操作熟练,全神贯注。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未发生不良事件

临床研究结论:

对照组采用针刺阿是穴。疗效比较治疗组106例,痊愈率83%,好转率14.15%,无效率2.88%,对照组103例,痊愈率21.35%,好转率54.37%,无效率24.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停诊后疗效比较,治疗组停诊3个月、6个月后的痊愈率分别为84.31%,85.71%,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22.1%,21.17%,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无意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