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2012-12-31 10:48:42)
标签:

针灸

电针

三叉神经

分类: 中医实用技术

课题名称: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

承担单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项目负责人韩春霞

项目简介:

本项目通过多中心大样本整理与研究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技术,规范其操作程序,验证其疗效。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中,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疗效确切,起效快,镇痛效果好,治愈显效率在80%以上,无副作用,临床未见不良反应。本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性强,奏效迅速,能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的治疗。

疾病简介:

三叉神经痛是一种独特的慢性疼痛性疾病,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短暂的、阵发性的、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剧烈性疼痛,或伴有同侧面肌痉挛,临床上以第三支疼痛较为多见。本症好发于中老年人,40岁以上患者占70%~80%,女性多于男性。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

适应症:

原发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

禁忌症:

1、过于饥饿、疲劳者禁针。

2、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针。

3、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不宜针刺。

特  色:

本技术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疗效确切、镇痛效果好,治愈显效率高,无副作用。

治疗方法简介:

1、针具选用30# 1.0-2.0寸弹性良好的不锈刚毫针。

2、电麻仪选用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1型治疗仪。

3、腧穴定位:“二孔”即解剖学的颏孔、下颌孔。

4、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

5、用75%酒精常规消毒局部。

6、颏孔进针时针尖朝下颌角方向,采用平刺法刺入0.8-1.0寸;下颌孔进针时针尖沿下颌骨体内侧面向上直刺1.2-1.5寸。

7、病人有酸胀麻木,或沿神经走行方向触电样放散感。

8、医者针有下沉涩、紧滞感。

9、每日一次,每次留针30分钟。

10、留针期间连接G-6805-1型治疗仪,用低频连续波型,连续开关调至8-9,输出开关调至1.0-2.0,使面部肌肉有抽动麻木感,电流强度以患者能够忍受为度。

不良事件及处理方法:

1、如患者在针刺过程中出现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晕针现象,立即出针,同时让患者头低位平卧10分钟左右,亦可加少量糖水。

2、如出现滞针现象,则一方面让患者放松,另一方面在滞针部位周围做轻微按摩,待缓解后出针。

3、如伤及血管造成出血,应采用指压法按压3~5分钟,同时加以冷敷,以促进凝血,24小时后嘱患者可行热敷,以促进血肿吸收。

4、如出现断针,则迅速请外科医生会诊,进行相应处理。

注意事项:

1、因孔内有神经、血管通过,所以不能提插,不能捻转。

2、起针时应注意缓慢起针,并按压2-3分钟。

经济学评价:

本病通常采用药物、手术、封闭等方法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副作用较大,费用较高,一般花费1500-5000元左右。而针刺“二孔”方法费用少,见效快,花费约200-300元,由此可见,本方法操作简单,技术性强,奏效迅速,一旦推广使用,即可减轻患者的疾苦,又能减轻其经济负担,能够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配套材料:

电麻仪选用中国青岛鑫升实业有限公司生产G-6805-1型治疗仪。

临床研究结论:

1、电针“二孔”治疗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疗效确切,起效快,镇痛效果好。

2、规范了腧穴定位、针刺手法、进针角度及深度。

3、通过对病人治疗前后血、尿、便、心电常规检验观查,经统计均无明显变化。

4、在270例病人中观察组(颏孔、下颌孔)135例,临床控显率80%,总有效率97.78%;对照组(地仓、颊车)135例,临床控显率在66.67%,总有效率97.04%。两组对照U=2.569,P=0.010,P<0.05,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除所有针刺的禁忌症都适用于本方法外,本方法特别强调禁忌提插捻转。

6、无毒副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