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导点 良导络

(2008-10-23 18:11:12)
标签:

经络

医学

针灸

中医

新针灸学

分类: 针医学

    与电子学相结合是针灸现代化的必由之路,1934年,唐世丞等发表的《电针学之研究》是我国将针灸与电相结合的开端,这种针上加电的电针疗法在文革期间曾广为推广。电针疗法较单纯的针刺疗法前进了—步,但不能认为是理想的方法,因为:

(1)针刺入人体后,人体肌肉及各种组织器官都是电的良导体,所以即使刺中“穴位”,也只有少部分电流是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治疗作用,而大部分电流则是通过肌肉等流过的,这部分电流引起肌肉的收缩运动,只能起到电体操的作用,不会有“通经活络”的效果。

(2)针刺的各种弊端如感染和交叉感染、晕针、折针;弯针等不仅依然存在,而且由于肌内的舒缩和电流的电解作用,折针、弯针的危险性更大了。

    日本学者中谷义雄早在1950年就发现体表某些点的导电性较周围皮肤为好,称为“良导点”,大多数“良导点”位于或靠近传统的经穴上。良导点在体表的一定部位呈现有规律的线状排布,称之为“良导络”,良导络的走行与经络路线大体一致,中谷义雄认为*良导点”就是“穴位”,“良导络”即是经络。中谷义雄自1950年发现良导络以来,至1971年已日本全国做过400余次学术报告,并发行专门性杂志——《日本军良导络自律神经杂志》,进行学术研究,在世界上影响很大,三十余年来,我国和世界各国制成的各种各样的印“经络测定仪”、“穴位探测器”、“信息诊断仪”大都是根据良导点这一思路设计的。

西德针灸学家福尔(R·Voll)自1953年开始创用—种在穴位上进行无针电刺激的疗法,称为“福尔电针”(Acupuncture  According  to  Voll  简写为EAV),福尔还将良导点的测定用于临床早期诊断。他创立国际EAV协会,在美国曾多次举办遁EAV学习班。为了表彰Voll的功勋,1960年西德总统批准授联邦有功勋章,这是西德的最高奖励。

    根据良导点理论设计的针灸仪器,影响较大的要数日本经过四年研究,于80年代初期推出的“中国电子针治疗器”。应用它在体表找到良导点后进行低频电脉冲刺激。他们声称这是“四千年的针疗法与现代科学的精华——电子技术相结合产生的划时代的中国电子针治疗器”。据报道,86年是其销售的第六个年头碟,已销售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量己逾10万台,售价每台39800日元,为日本争得了荣誉和大量外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