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针医学

(2008-10-04 14:07:06)
标签:

健康

经络

针灸

中医

疼痛

分类: 针医学
    本文转自网络  作者刘伟林                                                 
    谨以我菲薄的书献给现代针医学的创始人——朱  琏。                                                  
    朱琏(1910—1978)女,江苏溧阳人。早年投身革命,从事医务工作及卫生行政领导工作。抗战初期在延安师从任作田学习针灸,后在部队推广应用并举办训练班,培训大批针灸人员。在全国解放初期创办针灸疗法实验所(中国针灸研究所前身)。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朱琏奋勇入朝参战,抢救志愿军伤员。
    从朝鲜战场归国后,1954年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兼针灸研究所所长,开创了新中国的针灸医学科学事业。然而1960年朱琏却离开了她所创建的中国针灸研究所,调到了广西南宁任南宁市委常委。朱琏又重新创办了南宁市针灸研究所。坚持她发现的正确的针灸医学理论体系。为了发扬光大针灸医学,为人类造福,她克服了重重困难,艰辛地创建了南宁市针灸大学,亲自执教,培养人才。
    195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朱琏的光辉著作《新针灸学》;首次指出了针灸治病的作用原理是刺激神经,调整激发神经系统,尤其是其高级部分—大脑皮层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打破了错误神秘的经络理论统治中医学,针灸学的局面;开创了现代针医学,奠定了科学针医学的基础。她的《新针灸学》中的穴位的标示是解剖图:皮肤、血管、肌肉、骨骼、器官和需要扎刺的神经,而不是猜想出来的不存在的经络。此书1954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再次出版。
    朱琏是中国最伟大的针灸医学事业的创立者,是现代针灸理论的奠基人。四十多年过去了,朱琏创建的中国针灸研究所却没有继承她的科学理论,将他的理论和英名埋没了;重新钻进了错误的,神秘的,不存在的,不能自圆其说的经络迷宫;去谈论玄妙的补泻,调和所谓的阴阳,针灸学却越来越被冷落。不能用现代生物学的基因理论、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激素、酶的功能来解释针刺治病的作用,就永远讲不清针刺原理;更无法用科学方法检验针刺对人体生理现象的改变。当然离开现代生物学,古老的中国针医学就不能与世界的主流融合,不能发展,不能发挥其治疗各种严重疾病的功效,不能找到针对各种疾病的针刺穴位配方,这是中国针医学停滞失用的原因。
     我学习针刺治病至今已三十七年,朱琏的《新针灸学》是我的启蒙书,沿着朱琏指明的道路走过来,受益良多,给自己治病、给亲人治病、给朋友治病,效果逐渐提高;能够治疗各种疑难重症。自己年老了各种疾病也多了,都依赖扎针来解除病痛保持健康。至今为止,针刺未让我失望过。自以为学懂了针医学,特写此书以探讨针医学理论。以继承、弘扬、纪念,导师朱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