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与哲学

(2008-09-28 12:11:05)
标签:

健康

经络

科技

针灸

中西医结合

中医

医学

分类: 针医学

    中医和西医都有各自的治疗针具,但开头和用途却大不相同。中医的针具是以对人体局部刺激为主要方式达到治疗目的的实心针。西医的针是中空的,是一种重要的用药途径的工具。这两种针具的不同,源于影响它们的不同哲学思想。医用针在我国有着漫长的历史。约一万―四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末和新石器时代初,我们祖先就开始使用“医用之针石―砭石”。这就是闻名中外的针灸学的前身。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出现了骨针、竹针、陶针和金属针等。伏羲根据治疗需要将针制成九种不同形状,即“伏羲氏画八卦、制九针”。《易.系辞传》曰:“古者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晋.皇甫谧在《帝王世记》中论述古代文化的发展时说:“伏羲抑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乃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可以看出针灸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同源性。九针的出现反应了针术的产生。《灵枢.官针》说:“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经过历代医学家的使用和演变,今天常使用的针具有毫针,三棱针和梅花针等。这实际上是九针中锋针的演变。针法方面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容。有古代医家针刺法,近代医家刺法和现代医家刺法等几十家刺法。但总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内容:1刺前准备,如抓切手法,2进针部位选择,3进针时间选择,如子午流注针法,4进针深浅,如芒针,5进出针速度快慢,6进针方向,如直刺、斜刺,7进针后刺激方法,如烧山大、透天凉、子午捣臼、龙虎交战,8留针长短,9增温刺激,如温针和火针,10放血刺激,如三棱针,11将药物刺入局部,如漆针疗法、眼针疗法、手针疗法、足针疗法等。无论刺法有多种,都建立在穴位刺激这个原则上。最近出现的穴位药物注射疗法也是以穴位局部刺激为主导思想。数千年来的实践和演变只是在针形状、针法上有所变化和积累,对治疗疾病有更多的总结。在指导思想上从来没有脱离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易学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通过各种自然现象的象征,来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探讨天理与人道,追求宇宙变化的大原理和大法则。在这种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使中医具有整体性和辩证性的特点,同时也具有模糊性。这种模糊性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优点的,可以抓住主要问题的集合概况,不必对细节去过于注意,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通过表面的反应去推断内部的变化。但是站在事物的外部观察,用宏观的中国古老哲学思想指导,靠长期大量的实践来积累的一门学科。没有真正钻入人体内部分解研究。

    近代的欧洲大陆从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起,自然科学和哲学发生了剧大的变化,并且相互促进。1543年维萨里的《人体之构造》向人是上帝创造提出了挑战。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Francis Bacon)创立了现代实验科学。1616年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托马斯.布郎说,哈维的发现比哥伦比亚发现美洲大陆的功绩还要大。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西医的生理学、组织学、病理学……等多种学科得到迅速的发展。注射给药途径随之出现了。这种途径的工具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注射针―一种空心的针具。相对中医来说这是西医常感到骄傲的一方面。这类针的用途是向人体内注入物质或轴取物质。使用方式有皮下注射、皮内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动脉注射、动脉抽血、关节穿刺等。做成带芯的穿刺针可用于腰麻和腰穿,将细软管送入硬膜外腔完成硬膜外麻醉……等。这种套管针穿刺原理扩大应用到关节镜、腹腔镜等检查和治疗。每一种应用都建立在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等形态和功能学科基础上。现代实验科学体系使西医在近代得到飞速发展,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在手术治疗方面超过去时了古老的中医。在诊断手断上大量应用现代科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X线、CT、核磁共振、超声波……等,将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直观的影像。这好比钻入水中的人或水下探测器,看准了水下的水草,地形的鱼群生活规律再去猎取一样。

    站在不同角度能看到事物的不同方面,要想全面的了解事物就要从各个角度、远、近、内、外去观察事物。然而近代中西医一直有着争论。西医多处于攻方。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全面引进西方文明,逐步取消汉医获得成功。1929年2月南京卫生部在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上通过余云岫提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麦克阿瑟在日本禁止针灸,日本医学界称之为“麦克阿瑟旋风”。使传统中医在日本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这种做法是非常片面的,是将美玉混在石渣中当垃圾倒掉的做法。事实上西医有许多方面没有完善,有许多解释不了的和治疗不了的疾病,在中医却能有效的解决。例如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方面,中医有着它独到之处。然而美玉已被更多的人捡回去。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已经有世界医学特征。在发达国家也有较大的针灸队伍。日本仅针灸师就有四万多人,苏联八千多人,法国九千多人……等。1972年自尼克松访华以后兴起了一股世界性的“针灸热”,使美国这类轻视针灸的国家也开始研究和应用针灸。目前针灸在100多个国家中得到广泛应用与重视。WHO曾组织专家论证,特向世界推广介绍43种针灸治疗的有效病症。这证明了针灸据有科学性和独到之处,才能有这样顽强的生命力和效应。也说明了两种哲学体系的产物有其互补部分。对同一事物,中医站的角度和西医站的角度不同,结合起来分析就较全面了。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中医遵从疾病的大原理和大法则。治疗手段也是从大的方面入手解决。这种方法易发现问题,但不够精确。西医遵从实验科学,往往将事物分割独立去研究,这种方法逻辑性严密,研究细致。但事物往往处在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环境中,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因此可以用中医的方法去发现事物的主要概貌,再用实验科学的方法细致的研究和完善,达到全面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国疗法
后一篇:现代针医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