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妄谈新《三国》之人物印象(3)——刘备,虚伪

(2010-07-21 22:52:25)
标签:

新三国

刘备

曹操

关羽

诸葛亮

仁义君子

虚伪

娱乐

分类: 妄谈三国
原创:弄潮小狮
“妄谈”者,“犹妄言,胡说”也。
听说,有几类人是没有资格评论新《三国》的:1、被史书《三国志》、原著《三国演义》以及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先入为主”的人;2、没有本事自己拍摄《三国》电视剧的人;3、其他讲新《三国》坏话的人。
对于我:首先,小狮是个伪三国迷,《志》、原著以及老版,虽然都不曾读(看)全,还不至于被“先入”,但终归是被“玷污”了;其次,小狮也真的没有拍摄《三国》的本事,恐怕就是拍摄10秒钟的《桃园三结义》的能耐也是不存在的;再次,我甚至拿不准我讲的是好话还是坏话。
就这样,弄潮小狮不但资格全无,甚至连态度也相当骑墙。但我还是想说说新《三国》,这是很“僭越”的事情。于是,“评说”就只能是“胡说”,即“妄谈”。
虽然如此,我还是小心翼翼,“妄谈”的时候,尽可能:1、以新《三国》为基本落脚点;2、不以为自己也能拍电视剧;3、不讲坏话(如果把好话讲坏了,那是能力的问题)
当然,小狮又没多少文化,就只能是尽可能,“不懂装懂”难免,不时跑偏也是难免的。
所以,写上这几行字,粘贴在每一篇的开头,一是为了凑点字数,二是为了提醒自己在干什么。

 

刘备此厮,在大多数三国题材的著作、戏剧里面,是一个满世界抱头鼠窜的家伙,在三国人物里面,知名度甚至高过曹操。

本来不想写的。

新《三国》一反过去三国题材的“尊刘贬曹”的一贯作风,反过来“尊曹贬刘”。这就意味着,刘备也是新《三国》的主角之一,并且要被“历史”的重新演绎出一个全新的形象来。

那就不得不写了。

根据新《三国》。

刘备,出身不详,他自己说“卖过草鞋”,还说是皇裔,后来在皇家族谱里面也真查到一个“刘备”,天下人同名同姓的有之,那时又没有DNA测试,新《三国》也没有展示过硬的证据,这就又留下一个包袱。

刘备到底什么出身?那就只能是天知道了。

刘备是哪里人?

新《三国》没有专门交代,但大约应该是平原人氏,这个后面分析。

但不知咋地,在一个桃花纷飞的院子里,跟关羽、张飞结拜了兄弟,相约“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这事情颇有影响、还挺大,连在长乐宫大院子里大声喧哗、在荒郊野岭与陈宫结伴撒尿的曹操也听说了。

所以,新《三国》用了较长的篇幅(大约1分钟,远长于风传的10秒钟),很详细的介绍了。

刘备于是有了两个兄弟。

但是,他们为什么结拜?

我看不出来,搞不明白。

反正,用现在的眼光看,这哥们义气应该不算什么好事,这哥仨大约就不是什么好鸟。

根据“尊曹贬刘”的原则,我很欣慰又一次理解了新《三国》的苦心了。

在新《三国》里面,刘备仍然满世界抱头鼠窜,拥有两个“万人敌”兄弟也无济于事。从最初的平原到最后的成都,刘备的一生,沿着东汉版图从东北窜到西南,划了一条华丽的曲线,这样的经历及路线,在中国历史上应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

但这似乎并不妨碍刘备最后当上“汉昭烈皇帝”。

这也是反董十九镇诸侯里面唯一一个活着当上皇帝并当成了的。

这就很有问题。

除了个别人,大家的理想、抱负以及“大业”,多是要当个权倾朝野的权臣,你自个当了皇帝,这就很有问题。

但这是有原因的,后面再说。

刘备第一次显山露水,是在反董的时候。

当时,十八镇诸侯陆续到位。

刘备哥仨在平原的时候,认为权臣的更替“匹夫有责”,于是也来凑热闹。

别的诸侯们来的是一万两万,刘备就来三,不是三万,是三人。

凭什么?

张飞说了,“既然是去入盟,那大哥你就得做盟主,要不咱不入这个破盟”,凭的就是刘备是“汉皇后裔”。

那十八镇诸侯里面,有没有“汉皇后裔”?刘备说“只怕没有”。

关羽也认为“仁义君子”也行。

那十八镇诸侯里面,有没有“仁义君子”?刘备也说“只怕没有”。

“大哥不做盟主,谁做啊?”

其实,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就是汉室宗亲,“汉室宗亲”算不算“汉皇后裔”?这咱不懂,反正作为“史诗巨制”的新《三国》没有提这一茬,这是史书上写的。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仁义君子”这个很不好界定,但凭着孔融的出身、名望,能不能算,这咱也不懂。新《三国》没有也提这一茬,这是史书上写的。

对不起,听我解释,我不是故意提史书的。

我努力理解这一段,新《三国》是没有提这些个,也没有明着否认,但是刘岱、孔融就明明白白的摆在那儿。

这说明什么?

忽悠两个武夫不难,忽悠史学家就不容易了!

既然新《三国》不忍心早早的揭露刘备的虚伪,我也只能装着看不出来了。

或者这又是新《三国》的一个隐晦的手法。

提史书为的还是要看懂这一点。

张飞还认为,刘备如果不做盟主,他也不做,他“最怕这啰嗦事”。

新《三国》里面,没有军队却想当权臣的,仅此一例。

这就很好玩了。

刘备是个明白人,也不好当面不给张飞这位可爱“小三”的面子,只是告诫张飞加盟是为了“振兴汉室”,不求“加官晋爵”。

倒是关羽道破天机“咱哥志大,岂在一时啊”。

但是,很快,袁绍一伙就给了他们一瓢冷水。

首先是看门的那个军士,显然没有曹操见多识广,人家就不认识刘备哥仨,无论他们的外形如何张扬,也没听说过什么“桃园结义”。

“尔等何人?”、“刘什么?关什么?没听说过。”

连门都不给进,还是曹操把他们带进去的。

曹操为什么就带他们进去?曹操有被王司徒拒之门外的经历,同病相怜啊。

于是,刘备哥仨就这样成了第十九镇诸侯。

还是“白身”诸侯,“以织席贩履为业”,这恐怕又是绝无仅有、空前绝后的。

新《三国》就是这样妙趣横生的给我们一个又一个意外。

至此,也不难看出刘备的脸皮有多厚,只怕跟他的高祖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遭受冷落与排挤之时,一再隐忍。看起来真的就挺“仁义”的,其实还是心里有鬼。

曹操就看出来了,于是就带着曹仁过来大献殷勤了。

刘备心里又怎么想的呢?

天知道!

反董的事情就略过了,看电视剧要比听我讲舒服多了。

后来,刘备又忽悠了陶谦,得了徐州。

又被吕布忽悠了。

但吕布也不是就尽干对不起刘备的事情,袁术来闹事的时候,就是吕布“辕门射戟”帮着解围了。

后来,吕布要动刘备的时候,曹操就跑来救了他,杀了吕布。

杀吕布那会儿,刘备拒绝了替他向曹操求情,吕布那个恨啊,骂了刘备“大耳贼”。

其实,刘备那耳朵不大,反而显小,贴着腮帮,那大概是曾经大过还是怎么着,不清楚。

要不就是藉此羞辱吕布的眼力以及智商。

杀完了吕布,刘备也就跟着曹操去了许昌。

其实,刘备本来就没考虑过什么大业,加入反董联盟,也只求“振兴汉室”,不求“加官晋爵”的。

于是,来到许昌,就安心种菜了,种菜这玩意,玩着玩着就会耽误正事的。

新《三国》很切入时代的告诉我们,迷恋种菜是不好的。

我来不及看明白刘备种的是什么菜,刘备就被曹操派来的许褚给叫走了。

反正我看着就不是韭菜,但是曹操认为是韭菜。

可见,曹操是没种过菜的,连韭菜长啥形都不知道。

新《三国》又藉此无情鞭挞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不劳而获”,太高了!

曹操是把刘备找来喝酒的,顺便告诉他关于“梦里杀人”的奥妙。

席间,还很客气的夸刘备是个英雄,还排名第一,我曹操才是第二。

于是,刘备就把自己当英雄了,就把“大业”梦给勾起来了。

这曹操啊,一客套,就把刘备忽悠得不行了。

我在《曹操》里面讲了,这会儿曹操权大,皇帝不高兴,并且期待着新一代权臣的诞生。

皇帝召见刘备时候,听刘备再次声称自己是汉皇后裔,再一查族谱,于是就信了,于是刘备就成了刘皇叔了。

在我看来,这皇帝其实未必就真信了刘备的出身,但这时候他跟曹操玩腻了,太需要新一代权臣了。

新的权臣当然最好是自家人是吧?刘备又自称自家人,于是就认了。

况且,这刘备怎么看怎么是个权臣的料,这皇叔就认的顺当了。

于是就“衣带诏”了。

从此刘备就不得了了。

按照现今社会,这文凭吧,真的假的都算文凭;出身吧,讲得出个由头就是了。谁会计较呢?由此再贬低别人的真文凭、真出身也是可以不计较的。

不过新《三国》倒不是不计较,而是“隐忍不发”,等着刘备“糗大”。

还有一层原因,万一刘备将来权大了,自立了,那好歹也还是刘家天下,是大汉朝,西汉是汉、东汉是汉,北汉、南汉、蜀汉还不一样都是汉?

这也符合汉高祖“争来争去都是我的子孙”的战略原则的。

又扯远了。

刘备得了衣带诏,就出师有名了,就又瞅机会跑出去了。

曹操就郁闷了。

刘备满世界跑,曹操就满世界捶。

要不然,新《三国》就杯具了,就“史诗巨制”不成了。

说的也是,没这些事儿,新《三国》拍什么?

刘备出走了,首先又跑到徐州。

于是曹操不干了,跑过去就捶,就把刘备哥仨给捶散了。

这刘备啊,把老婆孩子丢了,跑到袁绍那儿去了。

瞅着曹操去扁袁绍的机会,就又跑了。

跑啊跑啊,一路跑到荆州,就又差点把荆州忽悠到手了。

荆州刘表的小舅子蔡瑁,看人的能力一点都不比曹操差,就看出刘备不是个东西,就想方设法要干掉刘备。

那个蔡瑁应该读过不少书,在曹操尚在写四言诗、五言诗才初露头角的东汉末年,就替刘备在墙上写了一首五言反诗。

那老糊涂刘表这时候却不糊涂,就由从来没见过刘备吟诗想到刘备不可能写诗。就拦着蔡瑁,放跑了刘备。

于是刘备就在新野驻扎了下来。

趁着曹操和袁绍战“官渡”,刘备缓了一口气。

这中间就得了既会相马、看天气,又会打仗的徐庶。

曹操腾出手来了,就又要去修理刘备了。

于是曹操就派曹仁进攻新野,被徐庶给破了,还丢了樊城。

曹操火了,绑架了徐庶的老母,把徐庶给骗到许昌了。

这徐庶吧,本来就打算在刘备那里吃独食,这下子要走了,刘备的人情怎么还?

于是半路上跑回来告诉刘备有个诸葛亮。

于是刘备就三顾茅庐,把诸葛亮诳出山了,从此以后,诸葛亮就杯具了。这个留着写诸葛亮的时候再说。

这当口,老糊涂刘表死掉了,继位的刘琮在蔡瑁的怂恿下,投降了曹操了。

得了荆州的曹操就又憋不住了,就发来大军攻打新野。

在诸葛亮的主持下,刘备发动了新野大移民,自己跑在前头,把十万新野群众放中间,当战争缓冲带,还一把火把新野烧了。

一路就跑到江夏去投靠刘琦了。

然后曹操就发动赤壁之战了,自己搞得灰头灰脸,刘备就基本上稳当了……

流水账似的记下这一段,回过头再看看。

刘备的这一路啊,其动力基本上来自于曹操。

就象陈宫的冲动,导致了吕伯奢一案,曹操对刘备的恨,基本上是刘备这一路狂奔的根本原因和推动力。

刚开始,曹操对刘备是有感情的。

曹操除了眼力好,也非常爱才,在十九镇诸侯的大营里,就已经对刘备哥仨眉来眼去了。

曹操其实很想把刘备哥仨笼络到麾下的,但是出现了失误。

在《曹操》里面我说过,刘备背叛了曹操的热情,曹操很不爽,就跟爱情一样,感情被背叛了,哪个男人受得了?于是曹操就把刘备当作一生的死敌,非除之而后快。

刘备应该是平原人,刘备参加反董联盟的时候自称“平原刘备”。

刘备到底是占了平原?还是生于平原?这个不清楚。其实新《三国》也没有专门交代刘备的籍贯:袁绍查问的时候,刘备自称“世居乡里”,汉朝皇帝召见的时候,刘备也没报籍贯。

“贬刘”嘛,就得有个“贬”的样子,新《三国》大概是不屑提刘备的籍贯。

这样也好,省得再来一场“故里之争”。

其实,就算是占了平原,也不是不可能的,凭着三个人就成了第十九镇诸侯的能耐,他就有能耐占平原不是?

但是,占下平原贩卖草鞋、卖猪肉?还要替人看家护院?有点说不通。

而且,参加反董不带一个兵,也不像割据一方。

不管如何,现在也只能把平原看成刘备的人生起点。

后来,刘备又怎么占的徐州?这得归功于曹操。

若不是曹操明里报父仇暗里抢地盘去打陶谦,刘备就没有机会带着三千军马外带借来一个赵云螳臂挡车的去救陶谦,就没有机会忽悠到徐州。

丢了徐州、杀了吕布,刘备来到许昌。本来刘备已经在安心种菜了,要不是曹操说刘备“胖”刘备就不会“喘”得那么厉害了。

结果,勾起了刘备的“大业梦”,又合着皇帝期待下一代权臣的诞生,于是刘备又跑了。

曹操在徐州把刘备哥仨捶散了,那会儿把关羽杀了,就没有后来的那么多事了。

偏偏曹操爱才,还让关羽表现了一把,虽说也得了点好处,但是却客观上造成了刘备一伙重聚跑到荆州。

在新野,要不是曹操把徐庶的老母给绑架了,把徐庶给搞到许昌来了,徐庶就继续吃独食,压根就不可能“荐诸葛”,刘备甚至就一辈子不知道卧龙、凤雏是谁,就不可能把诸葛亮忽悠出山。

要知道,此后,刘备基本上就靠诸葛亮打江山了。

凭着只有诸葛亮十分之一能耐的徐庶,是不大可能想出“火烧新野”这样的招数来的,刘备可能真的就此了断了。

后来嘛,简略一点说了,新《三国》也没讲得那么详细。

刘备占了荆州,又占了益州。

完了,曹丕篡汉,汉朝皇帝没了。

刘备的权臣梦做不成了,做为皇叔,顺理成章的当了蜀汉皇帝。

我想,这应该超出了刘备当年预想的“大业”,所以,这皇帝当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勉为其难啊!

至少,看起来是这样。

这一路下来,倒就像是刘备自己奋斗的结果。

你说虚伪不?

我这么说,可能是有点牵强,那肯定是不如新《三国》演绎得好了。

再后来,关羽丢了荆州、丢了性命,刘备御驾亲征去报仇。

被陆逊一把火烧了个一干二净。

打仗不比编草鞋,离开卧龙凤雏,就不成样子了。

然后就郁闷的垂成身死,谥“汉昭列皇帝”。

说到虚伪,就不得不讲刘备的假仁假义了。

你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第一,本来自个在平原有地盘(反董散伙之后,由公孙瓒保荐当了平原令),到了徐州,一听说陶谦有相让的意思,嘴上谦让着,却不回平原,赖在小沛不走,后来就真的得了徐州。

第二,火烧新野:嘴上说着“不忍”,却任由诸葛亮去安排,眼不见为净。还要带上十万民众当战略缓冲区。

第三,两度丢了妻儿不管:徐州一次,关羽还因此投降了“汉朝”;新野一次,还是赵云从长坂坡乱军中把那个跟曹操一样“小名垂青史”的阿斗救了出来。妻儿尚且不保,你能相信这样的人能保家卫国?

第四,荆州:早就跟诸葛亮商量好的事情,也要扭扭捏捏,非搞得荆州鸡犬不宁。破坏了荆州的“天上人间”般的建设成果。又祸害了多少百姓人家?

第五,益州:这本来也是跟诸葛亮商量好的事情,就非得把刘璋搞臭、搞坏,然后受降之。

“仁义君子”的名是得了,那是要看怎么得!

这就不如曹操来的率直了!

于是,新《三国》“尊曹贬刘”大业遂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