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谋杀似水年华》当社会派有了意识流和时代情怀的双翼

(2016-02-19 14:43:36)
标签:

杂谈

作为香港黄金一代的社会派代表人物,陈果从未停止对电影的尝试和探索,总能第一时间接触新文化元素,前年刚刚把香港网络悬疑神书《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搬上大银幕,展现了恣意张扬的创作力,紧接着又毅然北上,把内地悬疑名家蔡骏的第一部社会派小说《谋杀似水年华》搬上大银幕,足见创作力正在旺盛期。

《谋杀似水年华》的小说版很有名,书迷不少,小说讲的是警察的女儿田小麦,沿着父亲工作手册中的线索,逐步进入一桩15年前的命案,并发现自己的青春、爱情也被被卷入其中,书中的诸多角色,就像鱼一样被命运之网抓捕,而到底是什么谋杀了他们的年华?留给观者是一个深深的思考。

与小说相比,电影既能把文字的想象力的具像化,又能通过视听语言,引发全新的想象。《谋杀似水年华》就是这样,陈果的电影版在叙事上基本沿延了原著的风格和手法,在效果上,又会颠覆大多数人对原著的认知,这也是电影的魅力所在,当杨颖变成田小麦,穿梭于少女时代和职场时代,当童年秋收、少年秋收和成年秋收先后说出那一句“五十年之后,你依然会像现在这样爱你”,还有秋收在地下室里用油漆写下无数个田小麦的名字,田小麦在仓库中看到如海洋般印着“魔女区”标识的货箱,那种感官和情绪的冲击力,鲜然是文字所不具备的。

陈果的影像能力是非常值得称道的,沿着小说的脉络,《香港有个荷里活》《人民公厕》《红VAN》中所展现的时间交错和意识流手法再一次得到了发扬,包括乱中有序的叙事布局,紫色砂巾和工作手册漫天飞舞,线索在梦中反复浮现的桥段,都很好的辅助了情节的发展,给故事增添了影像的美感,同时又有力的烘托了主题。

同时,对历史和现实的对照,因果关系,也是这部电影不遗余力的表现方向,片中反复运用的时代元素,包括《海阔天空》《一生何求》等粤语歌曲的运用,先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知青、奥运、非典、香港回归的反复提及,包括“五十年”这个有喻意的概念,都让时代感有了依附点,无时无刻不在激发观者的时代情怀。

当社会派插上了意识流和时代情怀,《谋杀似水年华》也就有了不一样的观感。对于类型片来说,循规蹈矩显然不能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观影品味,陈果用这样全新的手法,给电影市场带来了新概念,这是本片的一大贡献。

墨守陈规只会越来越窄,推陈出新才是电影发展的大热所趋,猴年到来,辞旧迎新,身为影迷的我辈,能够接连看到《美人鱼》《三打》《谋杀》这类在手法或技术上有所创意的作品,是一种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