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廖凡:如白日焰火如锦衣夜行

(2014-03-21 14:49:23)
标签:

电影

白日焰火

廖凡

娱乐

分类: [影视]声色犬马
  “焰火一般是在晚上放,但是一个人他如果在白天放焰火,可见他的决心有多大。宁肯你们看不见,这个焰火也会努力地绽放。它其实也许比夜晚的焰火更美,更温暖。” 导演刁亦男诠释电影《白日焰火》的话同样适用于廖凡的从业经历。一路大片儿的配角和不大片儿的主角,只让廖凡混成一个熟脸,而未能捧成名角。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戏演得漂亮,但所有人都没觉得这个并不俊帅也不潇洒的男人还会有多么大的出息。影帝?在他未成为影帝之前,绝对可望而不可及。 
   
  《白日焰火》作品自身的魅力以及被外界所认可的荣耀,对导演、廖凡、电影本身而言,都是坚持、必然、结果。俗话说,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付出总会有回报。电影所展示出的不仅仅是推理破案,更重要的是某个特定事件下身处其中那些人的状态。所以当观众拿作品去与单纯的推理逻辑去拼,是片面的。廖凡之所以能够通过影片得到极大的认可,不是因为他是神探,拥有多么卓越的断案能力,而恰是那种微妙的生存环境下,人的痛苦、矛盾、挣扎、爱恨。他所演绎的,是一个眼神、举手投足、静水流深的细节。 
   
  我对《白日焰火》给予极高的肯定,认为这才是中国电影应有的素质,这才是接的中国地气。怎样的中国地气,就是廖凡饰演的警察张自力,会在战友被击毙时不知怎的忽然掏不出枪,伤好之后说自己想去死者家看看的尴尬,失业酗酒烂醉被小市民偷走摩托车。世界不会因为他曾经是警察而给他什么特权,周围的人也不会因为他现在没落而有太多的挤兑。一个人的存在与否,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 
   
  影片的好处在于,它并未极大渲染某种情感,只是对跌宕起伏的生活平辅直述。如果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是廖凡一个人的独角戏,在《白日焰火》中,拥有大量戏份的廖凡却与画面完全融合在一起,没有任何的突兀感。在影片中,你看不到廖凡,也看不到演技,只是看着一个身边小市民的自然、苦闷、被搅入烂泥之中无力自拔的生活。在美剧《真探》中,Martin曾说,他以为每日破案、吃饭、睡觉,生活的困扰就会解决,然而他错了。在《白日焰火》之中,与其说不在是警察的警察张自力想要积极去破案,做些什么,不如说他只是被生活所束缚,随波逐流,不得不做些什么。 
   
  影片中备受肯定的两场戏一场是发廊里的长镜头,太快太真实,还不知道怎么开始的就已经结束了。戏内的张自力和戏外的观众都来不及反应。一场戏是张自力跳舞的长镜头,是整部戏中张自力压抑的唯一出口,是一个人的狂欢,是发泄。孟京辉曾评价廖凡说,“他的身上有一种很消瘦的诗意,羞涩的东西和爆发的东西是合二为一的,他的激情在得到控制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美感,萦绕在剧场上空,让你处处都感到他的热力,但又不失冷静。”透过狂舞的画面,观众可以真切得感受到那种情绪。痛苦的压力的看似已经宣泄,切换镜头现实一切如故的情绪。跳舞时,他驼着背像狗一样。 
   
  《三联》对廖凡的采访《四十不惑》中对影片中张自力与吴志贞的情感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她从小饭馆离开的时候,把她的情感演变成对这个男人俯视的态度,看看他会怎么做。”影片中吴志贞象征性地坐下喝了一口粥,然后涂上口红,说她需要去店里。然后问张自力晚上还见不见。影片中张自力对吴志贞感情的处理,自始至终是微妙的复杂的真实的,被看不起的。在摩天轮里,窗外“白日焰火”的霓虹灯闪耀,廖凡的嘴角浮现出一个五味杂陈的笑容。在亲手将吴志贞送入牢房,在朴素的民宅上又为其燃放白日焰火时,廖凡的表情一直是复杂到没有表情的。回头想起死去的战友调笑他的话,“你还希望赢得人生?” 
   
  文|苏筱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