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超》吸引我的一二三

标签:
节目音乐高晓松黄健翔娱乐 |
分类: [影视]声色犬马 |
我坚持在看的电视节目不多,对音乐的熟悉程度更是令人尴尬,所以对节目形式的重视度超过每期的内容。当然音乐鉴赏同读诗一样,一方面仁者见仁,一方面好的东西你能自然感受到它的美感。连我这种别说跑调,连高低调都分不出来的人,也能听出《中国音超》第二期锦绣二重唱一首《酒干倘卖无》饱满的情感;认可解说员高晓松说到的“纯净”。现在年轻人出道伊始尚未走红已经丢失了这份纯净,难得的是在这对合作22年的三个孩子的妈和干妈身上看到。而能在《中国音超》平台听到这么美的歌,看到这种情感,引发这种思考,实属难得。
1. 形式新
创新不是件容易事。国外有两位经济学家认为,根据创新性大小,可以把创新分为根本型创新、适度创新和渐进型创新。根本型创新是市场与技术的全面颠覆;适度创新将带来两者的中断,但不是同时中断;渐进型创新,为当前市场当前技术提供新特色、收益或升级的产品。用更加通俗的话讲,无中生有的根本型创新是创新,在现有市场基础上提供特色产品也是创新。虽然后者影响力没有前者深远,但其重要性绝不弱于根本型。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中国音乐金钟奖推出的《中国音超》属于渐进性创新的范畴。它将体育联赛与音乐比赛相结合,通过严谨的体育赛制来定义音乐比赛,使其在近年众多的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中国流行音乐界唯一常设的国家级大奖”的身份,更使得《中国音超》之于中国流行乐等同于中国超级足球联赛之于中国足球,权威与市场关注度并重。
2. 阵容强
既然等同于中超联赛的地位,那么《中国音超》自然且必须有中国最优秀的唱片公司参加比赛。于是在唱片业低迷的情况下,观众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中国顶尖八大唱片公司,当然娱乐、海蝶音乐、恒大音乐、华谊音乐、金牌大风、天浩盛世、乐华娱乐与中国唱片。这八大唱片公司中即有传统豪门,也有新晋贵族。唱片公司联队的艺人既有实力不俗的自家签约歌手,也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人外援。
节目即赛场,在游鸿明、满文军、谢安琪、南方二重唱等实力唱将的带领下,赛场众星云集星光熠熠。第二期中,当然娱乐黄淑惠演唱自己创作的《love》极富感情;金牌大风宾俊杰《流年》更是惊艳。谢安琪《情人》与南方二重唱《酒干倘卖无》的终极PK,更是没有失败者的完胜。当然《中国音超》中参赛队员连番走音,也揭露出歌手现场演唱水平。终究是一场严肃的音乐竞技赛,“中国流行音乐超级联赛”残酷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3. 解说赞
以解说员解读比赛的形式,为观众深度剖析比赛排兵布阵及比赛亮点,是《中国音超》一大亮点。体育节目解说大拿黄健翔与因主持《晓松说》如日中天的高晓松联手,使得节目节奏轻松连贯。边看演出边听“相声”的节目,自然极富趣味性。
文|苏筱兀
前一篇:《等风来》像在沉静的禅房
后一篇:景甜,有戏却没有抢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