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
(2009-11-14 00:01:52)分类: [日常]吉光片羽 |
我对某情说了狠心话。他说我没怎么变,我说自己变了很多,以前跟他很聊得来,现在却觉得没什么话说。然后他说那算了。其实我没有不喜欢他,不当他当朋友或别的意思,只是陈述了我的真实感受。他说他近两年也变了好多,可是我不知道,我的确很久没关心他。
如果是某喜的话大概理解,我们讨论过这样的话题。曾经很好的朋友,也会因为接触的东西或者走的方向不同而渐渐疏远,有天变得无话可说。他说现在已经不能跟我谈太多消极的话题,因为我不爱听。
我刻意疏远了某十,因为害怕他带给我的坏情绪。永远对生活的疯狂、不满。他要来北京,我甚至不敢接待,我不知道怎么给他找地方借住,给他安排。他的生活我可以理解,可以接受,但不能说服身边的人去同样接受,更何况我不能拿自己的理解去说服任何人同样如此。的确,有朋友可以提供住宿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保证某十不打扰朋友正常的生活。而某十本身是没有错的,我不能抑制他,要求他作出种种妥协。
近两年我对生活的态度渐渐定型在一种安稳的方向,不知不觉跟有些朋友走散了。是潜意识中有意的走散,正如邦妮说的“在所有的关系中,不要和消耗你的人在一起。不一定所有的关系都能滋养你,但是起码是收支平衡的,比较好。”这样的道理在没被人讲出来之前,只单纯地存在在我脑海中,“离开带给自己太多负面影响的人,无论是消极、盲目、冲动、幼稚。给自己正面积极的力量。”
零五零六年做了许多不成熟的事,后来渐渐疏远当时大部分人。当你意识到和某个人在一起,你的日子总是很狼狈,你会怎样?我想我不能每次来北京,不是住地下室就是在网吧烟酒交杂中熬夜晚,我不能和一群男女在KTV唱通宵疲惫不堪,我不能整天不洗漱灰头土脸,更不能因为困在麦当劳趴下就睡等到服务员来赶。
我可以过得很好,完全有能力有资本过得很好,不能因为一个或者一群朋友把自己毁了。所以就是关系再好也要散。朋友应该是朋友,而不是负担。
晚上和一朋友见面,听她说创业种种,我有点儿睡眠不足,头疼。我没有力气去分辨她的对错,我清楚自己缺少那种热情,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的执着。我没有远见,缺乏高瞻远瞩的精神。我只知道做好现在想做的、有能力做的事情,有一天你会做到自己意想不到的程度。我从来没想管人,但当我意识到我必须腾出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必须需要有人来帮我分担一些工作时,便开始调整自己的想法,也许需要一个团队来帮你达成你更高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我太谨慎,缺乏冒险精神。人们的点子很多想法很多,想要付诸实践的很多。可连我,对什么都不太懂的我都能轻而易举发现里面的硬伤,那样的点子想法是不是太冒险啦。以前也说过,是自己太过平庸,不懂得很厉害的人们的思想。所以我很谨慎地不伤害人家的激情,又试图表达出,某部分细节不可行。
连续两次的饭局都在看别人演着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超强的交际圈,认识多少有头衔的人。惹得我一脸崇拜,我没见过世面啊。可是好累,下次能躲则躲。
所谓交际,之前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我的交际是建立在做事儿基础上的。之后再碰面再吃饭,加深了解,为了更方便做事儿。而单纯的一起吃饭便建立牢固的交际关系,建立起“我跟带着什么头衔的谁谁很熟,常一起吃饭,有事儿你说话”的关系,稀少。在饭局中一见如故的人,我毕业后平均能一年遇到一次已经算多。
某姐说二哥,你的自信来自于无知与平庸。这句话用在二哥身上大误,但用在大多人身上却很贴切。鄙人引以为戒。盲目自信要不得,清楚自己的无知和必须努力。而平庸,嘿嘿,我平而不庸,我是全世界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的,至少在我和爱我的人看来绝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