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通辽血站,讴歌通辽血站
标签:
通辽血站全国先进内蒙一流优秀团队值得讴歌时代乐章文化 |
分类: 经济社会 |
在世界第八个献血日(2011年6月24日)即将来临之际,于6月4日下午,我们科尔沁部落一行10多位朋友走进通辽血站,进行了心系通辽、热爱通辽、讴歌通辽的集体采风活动。
通辽血站业绩辉煌,为全国先进血站,在内蒙古自治区荣居同业榜首。我们听取情况介绍,主客进行互动,感受血站流畅的工作,欣赏血站优雅的环境,浏览血站奖牌、奖旗、奖杯、锦旗构成的缤纷三维画面,深感通辽血站的工作业绩骄人,实在可圈可点。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能够给人打下深刻烙印的数字体系:
——1、2和10:通辽血站的工作业绩,在全国属于先进单位,在内蒙古排名第一;从2008年至今,已2次为通辽市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奖”;连续10年被评为“实绩突出单位”。
——3、1与100%:按照国家卫生部的要求,通辽血站采、储、供血实现了“三个转变”、“一个延伸”,医疗临床用血实现了100%来自公民自愿无偿献血。
——“五个一”、“三个我”:通辽血站爱民亲民,视服务对象为亲人,在窗口科室实行“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杯饮料、一声谢谢、一封征求意见的信”的“我微笑、我承诺、我奉献”“五个一”主题温馨服务活动,把血站工作不断推向新台阶、新境界。
——“七个一”:
有一个好带头人。通辽血站站长孙贵杰如在电影《上甘岭》中呼唤“向我开炮”的英雄王臣那样,以“向我开炮”的精神带头献血,事事身先士卒,连大年除夕之夜都在岗位坚守。以他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形成了通辽血站的核心凝聚力。
有一个好班子:通辽血站领导班子共六个人,从站长到孙贵杰到书记金杰,从副站长到副书记,不仅使形成的集体决策能够达到集中民智、代表民利、反映民愿,以决策科学形成科学决策,而且个个都是业务能手,时时、事事、处处都是员工们的楷模,形成了带动力十分强劲的“火车头”作用。
有一支好队伍:53名职工,其中有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2人,高级技术职称的14人。他们技术强,业务精,素质高,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仅战斗在采储供血的第一线,而且也是最可靠的献血后备军。53名职工,以“净化心灵、提升人格、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献血人数接近50人,献血人数达到血站总人数的90%以上,其中有10多名员工献血次数在50次左右,每人献血量都在10000毫升以上。2010年全通辽市获得个人“无偿献血金杯奖”共5人,通辽血站就占了3名。
有一条好思路:他们的构想是,打造一流团队,装备一流设备,实施一流管理,坚持一流服务,把人性化、亲民化理念贯穿于工作与服务的全过程,坚持采血供血无事故,保证供血质量的绝对安全性。
有一套好制度:他们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血液安全”为核心,形成了约100多万字的管理制度,完全实行了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与标准化。
有一个好载体:该站深窨现代文化在现代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力打造以发挥全体职工聪明才智与创造力的血站文化,用独特的血站文化激励人、鼓舞人、约束人,从而形成了极具凝聚力的通辽血站员工团队,使其始终发挥着血站两个文明建设的推动力与导向力作用,让血站建设有了一个可供起飞而可靠的文化载体平台。
有一箩好业绩:如果以所获得的各项荣誉计算,在荣誉室我们看的有不下数百件。如在1997年获得的“全国无偿献血银质奖”、2008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红十字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06—2007全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市称号”、2007年获得的由内蒙古日报社内蒙古自治区品牌协会授予的“内蒙古百姓口碑最佳单位”称号等。
——20与60:即通辽血站开展献血业务20年,累计向社会供血近6000万毫升,即60吨,挽救的生命无以计其数。
透过这一系列数字形成的概念,我们完全可以说,通辽血站是通辽市文化名片中闪闪发光的一个大亮点。
为了表达我们对通辽血站人的崇高敬意,撰写一首《通辽血站人之歌》献给他(她)们——
http://s1/middle/471fd9b5ha4f483b60170&690
http://s15/middle/471fd9b5ha4f47294592e&690
http://s13/middle/471fd9b5ha4f4999b419c&690
http://s6/middle/5dab8ee4ga4e3073ab655&690
http://s6/middle/5dab8ee4ga4e2f98341f5&690
http://s6/middle/5dab8ee4ga4e2f4a2ce45&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