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生活中的感悟(17)想吃老爸包的粽子

标签:
杂谈 |
分类: 胡言乱语 |

有个笑话,老师问:“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一同学曰:“屈原。”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屈原最有良心,别的诗人一死就留下一大堆诗给我们背,屈原一死,给我们留下好吃的棕子和三天端午假!全班静默三秒后,响起了经久不绝的掌声……
哈哈,如是,既有美食又有假期,人生美哉!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早在上周的这个时候,姐姐已经在微信上炫她在吃粽子了,爸爸包的。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包的粽子就是好吃,虽然我已经有13年没有吃过了,美味依然可以萦绕舌尖。每临近端午节,爸爸总会提前包上两大桶的肉粽,煮好浸泡在水中,从还没到端午节,一直吃到端午节过后。端午节的那一天,清晨父母会去周围的地方采摘一些艾草回来,放在家门口上方。那些放置了一年甚至更久的老艾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能发挥很多妙用。接着,早上会煮整颗的大蒜,咸鸭蛋。那时候端午节还不像现在有法定节假日,通常遇到的端午节都还要上学上班。早上起来,洗漱好,白水煮好的热腾腾的咸鸭蛋、大蒜和粽子就摆在餐桌上的簸箕里了,抓起三口两口吃完,顺带手还要带上一个咸鸭蛋和大蒜,课间的时候吃,太好吃了!
爸爸包的肉粽,糯米紧致,每放置一勺子糯米,爸爸都会用勺子紧压米粒。糯米是经过他的方式提前浸泡过的,粽叶也总是精挑细选的,有时用传统的芦苇叶,有时用竹笋叶,甚至有一年芦苇叶和竹笋叶都太贵了,居然用的一种我叫不上名字的自己采摘的大大树叶。捆绑粽子的绳子,也总是配合着不同叶子而定,让所有的食材尽其可能的发挥其味道。写到这里,就要留口水了,好像在给《舌尖上的中国》写文案似的。紧致的糯米放置到三分之二高度的时候,放入爸爸秘制腌制的肉粒,铺满一层,就像小时候过年吃肉的感觉一样丰满,接着再铺上一层糯米,然后紧紧压住并封紧三角形的粽子口,一颗紧实的粽子包好后,沸水煮着,从厨房飘出的香味迅速充满了整个家的空间。刚出锅,还烫着,急匆匆的解开粽子紧裹的外套,迫不及待的咬上一口,超Q弹的糯米,口腔里迅速充盈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鼻子忍不住还要细啜一把,糯米里满是粽叶香,腌制肉粒在炖煮的过程中也把自己的味道都散发到颗颗糯米中,尤其是肉粒周围的糯米,味道更是浓厚,参杂着肉,一口咬下去,那叫一个美味!
可惜了,美味只在回忆里,今年又吃不着!13年了,往年不谈不写,那是往年都能吃诸多美食。今年吃不了任何粽子,也吃不了美食。吃不了但还记得这口美味,吃不着葡萄念念葡萄的好。
其实,外面卖的粽子总是不好吃的,那不是家里做的,尤其是当“爸爸”“妈妈”变成“老爸”“老妈”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