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三下锅 吃在张家界
夜幕降临,安顿好父母和小孩们的晚餐。我和姐姐去寻找那传说中的“土家三下锅”。
出行之前在网上查到的讯息中,多数都提到“胡师傅三下锅”,此时天色已晚,我们也已饥肠辘辘无太多时间去寻找胡师傅。便在住宿的附近去找三下锅,问过路边的交警,问过路边的商贩,问过行走的路人,去门面漂亮的饭店看过,去路边的小摊瞅过。最后我们决定就在这条夜市街区的一位土家小伙子开的小店里品尝三下锅。

在网上查到的有关三下锅的内容里写到“价位从15~50元/锅不等,好吃实惠”,还说三、四个人吃两个15元的锅足够了。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时候的老黄历,我们把整条街都问遍了,三下锅只分两种价格,一种40元的,一种80元的,区别只是分量的多少。
所谓叫做三下锅,这也是上不得席面的菜品,主要是由猪“下水”而作。我们吃的三下锅里主要有湘西腊肉,猪肚和肥肠,其他的配料自己可选放。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山笋,下图那淡黄发白色的,好吃。

这位土家小伙的动作娴熟,三下两下就把所需食材切好待下锅。入油爆炒,满锅的火苗,烧红周围的一切。

张家界三下锅(土家三下锅)的来历:
相传明代嘉靖年间,朝廷征调湘鄂西土司兵上前线抗倭,恰好赶上年关,为不误军机,土司王下令提前一天过年,于是腊肉、豆腐、箩卜一锅煮,叫吃“合菜”,以后演变成“三下锅”。三下锅其实是一种方便火锅。最有本地特色的是干锅,就是炖着不放汤的火锅。

如今张家界的三下锅的用料已经不再局限于“腊肉、豆腐、萝卜”,现在多为肥肠、猪肚、牛肚、猪脚、猪头肉等多种。现在的三下锅的菜品选择一般是根据客人喜好,人数来定,味道非常不错。不过小吃进不了大场面,所以在正规的酒店一般是吃不到正宗的三下锅或是吃不到。

小店很小,这个土家男人却操作的井井有条。旁边的一个小孩子正在吃饭,我猜这是他的儿子,大概十一二岁左右,我想这个土家小伙也很年轻。
大概还不够夜深,这条夜市街上来往的人还不多。

姐姐在一旁休息等待。我举着相机四处看看。

我觉着,这个男人这个家庭一定有故事。

小男孩把饭菜吃了个精光。

我说,能让我拍拍你么?行,你拍吧。

这是个阳光积极向上的土家男人。

呵呵,弄好了!还给配了几个蔬菜做配菜涮着吃。我和姐姐一边吃着,土家小伙坐在旁边一边聊着。我们好奇着他,他好奇着来吃三下锅的游客。

不出我所料,小男孩十一岁。本来土家男人和妻子是在景区内的金鞭溪边做生意的,为了孩子上学才到了这里开店。姐姐笑谈着,说这位土家小伙还不及自己年纪大,孩子却比自己的大了许多。我们聊到张家界的旅游,聊到做生意的人,没有想到景区内的租金昂贵程度,小伙说在金鞭溪做生意也是赚苦力钱,我却笑这十元两根的黄瓜苦力钱够暴力。
我抱怨景区门票太贵,小伙却说他们进出自由,因为他们的家在山里啊。不仅如此,只要是张家界身份证的人都是不用购买门票进入。帅哥亮出了自己和老婆的身份证,我笑道,把你老婆的身份证借我用用呗,再进去就不用购票。这没问题,可景区门口的人看你的样子,和你说两句话还是要你去买票的。啊,也是啊,很容易就穿帮的。

一边聊天一边吃,看起来和我们平时吃的火锅差不多,但辣椒的味道是不同的,尤其是这里放置的是湘西的土腊肉,便使得这一锅是往日没有吃过的口味不同的“三下锅”。与店家帅哥讨论这辣椒里的特殊香料,他说了我也没听懂,再问,还是没明白。
分量足够多,两个人吃不完这一锅,吃到最后肚子圆圆。
临走,土家帅小伙说,好吃下次再来啊。我说,好啊!下次借身份证用用啊。
心想,张家界的人文和美食倒是可以吸引我再来。美景排老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