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敦煌(丝绸之路游二十二)

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是大家熟知的。从一些书上看到介绍说夜光杯是酒泉的特产,于是我便想路过酒泉时买上几个带回家,哪里知道敦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出售夜光杯的店,禁不住诱惑进去看看。
敦煌俨然一副大都市的样子,甚至比大都市更为干净整洁井然有序。不曾想过这样一个美丽的县级城市,六十年前这里只不过只有一条街而已,时至今日市区人口12万,却拥有出租车超过1000辆。支撑这个庞大市场需求的,是源源不断的游客。

敦煌市区的酒店很多,每个酒店都在努力做好服务,没想到我的名字也可以出现在酒店大堂。

敦煌市区不大,完全可以徒步游览、或者骑自行车闲逛。在市区鸣山路上,有很多个自行车出租点,价格也很便宜,大概2-3元/小时。
走路会有很多乐趣,在敦煌市区,行走的路上就有很多风景或者典故。

全市有各型出租车1000多辆,昼夜服务。所有出租车起步价5元,不打表,不出市区不管到哪都是5元。随便哪里都可以包到出租车。满大街的出租车司机都希望你能包他的车去游玩,不一样的线路视驾驶公里数包一天的价格不同,随着旅游旺季的来临,价格也会比5月的时候稍涨一些。
近郊的景点,例如月牙泉和莫高窟,乘坐公交车也是方便的。
夜里的敦煌,热闹五彩,身在其中并未感觉出你是在丝绸之路上,在一座四周全是戈壁的城市之中,仿佛就是在上海,在北京,在香港。

受不住诱惑,那美丽的夜光杯,真想装上美酒品茗一番。

夜光杯是以祁连山所产墨玉,黄玉,碧玉为原料,经过选料、造型、雕刻、定型、抛光等30多道工序精雕细琢而成。这种玉质地精细,色彩斑澜、花纹美丽、光滑润腻,软硬适度,是制作玉器的上品。其杯白如羊脂,墨绿似翠,纹饰天然,杯薄如纸,光亮似镜,内外平滑,玉色透明鲜亮.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变。其杯型古朴典雅,色彩绚丽,光泽照人,当杯中斟满酒液时,月光下波光粼粼,杯壁返光,与酒色相映成辉,似有奇异光彩,夜光杯之名也是由此而来.唐代诗人王翰在他的《凉州词》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句,从而使夜光杯名扬千古。
夜光杯具有耐高温,抗严寒的优点。斟烫酒,不爆不裂;寒冬时,不冻不炸。盛酒后,色不变,味更浓,被称为白玉精。而且,保管方式简单,使用完毕,不洗不刷,只要用干净布轻轻擦拭,装入盒内。避免沾积尘垢,谨防烟熏,就能长久保存天然的光彩色泽。
受不住诱惑便买上了几只,后来因为别的原因计划改变,也没有去成酒泉。想来,在哪里买都是一样的,货真价实购买时有好心情就好了。
五月还不是旺季,街上的人还不多。店老板说,等到夏天,这夜里人更多更热闹,他们的生意更好。
提到吃,敦煌便真的不是县级城市了。美食价格堪比北京上海,亦或更胜一筹。夜晚的大排档上,烤串价格是我平日在北京吃到的价格的两倍甚至三倍。饭店里的菜品价格更是令我无语,难道这就是走向国际线路?
留心观察过敦煌的住宿,没有丽江的那种家庭旅馆,全部清一色的大饭店豪华宾馆。

敦煌清真寺很有气魄!
在敦煌,是要去品尝一下驴肉黄面的。各家店铺都写着自家是老字号,这家店主七十多岁了,不知是否真的是老字号。

我的驴肉黄面上来咯~

恩,说实话还不错,吃起来爽口舒服。但不知道真正正宗的是否就是这个味儿~
在敦煌,看到了优美线条的鸣沙山。
在敦煌,莫高窟令我无语。惊叹!
在敦煌,莫高窟之上望见三危山。
在敦煌,莫高窟之上,远望那鸣沙山。
在敦煌,一天两夜,匆匆而过。敦煌市火车站2008年7月才开始正式使用,与敦煌机场及通往莫高窟的路口相邻。他居然是目前甘肃省的第二大火车站,估计第一应该是兰州火车站吧。

这个第二果然名不虚传,偌大的售票厅。
某报上看到“敦煌火车站的建成投用也使之成为甘肃第一个拥有无站台柱风雨棚和旅客高站台的车站,客运硬件设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且50年不落后。”
我说怎么看起来很不一般的摸样,原来是无站台柱!
踏上这趟列车,我离开了敦煌。
默沫的丝绸之旅
全程自助游
公共交通工具为主
2010年5月
全程:北京-乌鲁木齐-吐鲁番-鄯善-哈密-敦煌-张掖-金昌-兰州-北京

乌鲁木齐至吐鲁番187公里(长途汽车),吐鲁番至鄯善98公里(长途汽车),鄯善至哈密322公里(长途汽车),哈密至敦煌430公里(长途汽车),敦煌至张掖650公里(火车),张掖至金昌95公里(火车),金昌至兰州400公里(火车)。途中全程约2200公里。
默沫的丝绸之路自助游攻略(一)乌鲁木齐
默沫的丝绸之路自助游攻略(二)吐鲁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