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效应
(2009-10-07 22:09:40)
标签:
新浪微博博客黄健翔李开复名人杂谈 |
分类: 那些杂七杂八的日子 |
新浪出了微博,或曰一句话博客,其实就是twitter。之前貌似有过“手机写博客”,但考虑到我一写至少2000字,等在手机上划拉完了斗鸡眼也出来了所以一直也没当回事。这回有了微博,终于可以少量多次把我等人类P大点鸡毛蒜皮的心思抖到全天下的人民面前。
想象自己自说自话念叨一句“加班中,郁闷”可以和李开复先生的美国见闻,或者黄健翔包含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的冷嘲热讽放在同一平台上,顿时你会觉得名人不像一个月以前那么遥不可及。你甚至可以知道潘石屹先生3分钟之前想到了什么,就像体外的蛔虫,然后现炒现卖向同事们显摆一番虚荣心得到绝不止一星半点的满足。
看到俞敏洪今天写了N多条,他是话劳,终于在不用讲话的时候也能随时直抒胸臆而且受众只多不少。看到黄健翔早上不停的针砭时弊,被他逗乐的同时也担心相对于微博的高产,不知会不会影响大博的更新。看到大嘴巴姚晨说“某姚打死不起床”时乐的够呛,后来发现早上6点还没睡,辛苦的很。
于是我花了本来应该找点事补贴家用的半个晚上四处张望。
看到今天最搞笑的笑话,转贴如下:考试老师发卷子,后边的女生多拿了一张,高呼:“老师,我有了,我有了!”结果坐他旁边的男生说道:“是我的,是我的!” 。看到人们在隆重的讨论诺贝尔奖,螃蟹和阅兵。看到有人如我般无所适从地写下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呓语。就像尤利西斯。
发展的速度极快,应该是几何形式。昨天晚上刷新一屏还能看到半个小时前有人说话,今天晚上就是5分钟的事儿了。早上转发时还会另开出一个页面,现在只跳出一窗口(不排除我幻看的可能)。还在测试,应该不断变得更加宜用。但欧尔觉得信息的流量和这种狂奔的速度有些惊人。有时会和一路人甲有相见恨晚莫逆之交的感觉(可以顺竿儿爬解决光棍问题),但有时会无意识的接收路人乙丙丁...等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无效信息。而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所以应该有一天会厌倦,当好奇激发了疲惫。
Anyway,在这之前可以肆无忌惮乱发感慨。有点像MUD。毕竟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看自己想看的。不必总是像在盲流中被推着向前,或者一个莫名的方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