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文日教育 |
分类: 教育杂谈 |
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和西班牙语是联合国的六种正式语文。英文和法文是联合国秘书处的工作语文。2010年,联合国新闻部宣布启动联合国语文日。这一新倡议的提出旨在庆贺多种语文的使用和文化多样性,并促进六种官方语文在联合国的平等使用。其中,新闻部将中文日定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之“谷雨”,以纪念“中华文字始祖”仓颉造字的贡献。
在这一新倡议下,世界各地的联合国工作地点都将举办六次庆贺活动,以纪念每一种联合国工作语文。
3月20日 法文日(法语组织的成立纪念日)
4月20日 中文日(二十四节气之谷雨)
4月23日 英文日(威廉·莎士比亚,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
6月6日 俄文日 (亚历山大·普希金诞辰日)
10月12日 西班牙文日(纪念哥伦布于1492年10月12日发现美洲大陆)
12月18日 阿拉伯文日(联大于1973年12月18日通过第3190号决议,决定将阿拉伯语作为第六种官方语文)
联合国将以创新形式在选定的日子为每一种官方语文举办庆祝活动:
提高认识:在每个语文日,总部和世界各地将展出用这一语文做成的联合国标志以及联合国官员用这一语文的致词。同时在联合国内部网站iSeek、新闻中心以及新闻稿上发布特别消息。
文化:将用六种官方语文(通过口译)就每种语文的独特文化成就做特别介绍。可以采取音乐、艺术、诗歌、食品、戏剧和电影放映的形式。
历史:就每种语文的历史和意义进行专题小组讨论或展览。这一活动应该与地位较高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从事语文工作的专家合作举办(如“法语国家”、“西班牙语文学院协会”、“俄语学院”等)。
学习:在每一个语文日将举办一小时的特殊强化语文课,以此鼓励大家参加语文班学习。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张博在2020年全国两会的提案是建议设立“世界中文日”,增进世界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增强海外侨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提高中文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国“走出去”,增加中国国际话语权,助力我国文化影响力、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或称“国际中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