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爸”气十足的父亲节

(2011-06-19 05:33:29)
标签:

父亲节

常煜华

杂谈

分类: 视点杂谈

“爸”气十足的父亲节

                                 勇敢和突破,正是来自父亲的传承。
   今天是父亲节。尽管是“舶来品”,但它和母亲节一样,因寄托了人伦亲情而逐渐被国人知晓和接纳,节日市场也日渐被发掘。近日有商家称,许多顾客知道母亲节要送康乃馨,但不知父亲节的节花是玫瑰,不由得发出了父亲节市场 “爸”气不足的感叹。
    是否知道节花,以及是否买花,当然远不是衡量一个节日在大众心目中地位的标尺。不过,这也多少从一个方面透露出人们对感恩父爱形式的不在意。 “不在意形式”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默契已深,无需表达;二是忽略或拘谨已久,难以表达。如果是前者,那是一种境界。只是事实上,为数
不少的儿女往往在为后者纠结。
    就在上海新闻晨报互动板块刚刚落幕的父亲节图文征集活动中,不少读者留言称“很难找到一张和父亲的合影”,或是“突然发现从来没和父亲合过影”。简单小事,让儿女蓦然意识到了与父亲的互动似乎太少、太含蓄,以至于一名年轻白领为此感到“好愧疚”。
    其实,自责大可不必,毕竟中国传统观念中对于父爱
含蓄深沉”的定位,也深深影响到子女们回应父亲、感谢父亲的方式。尤其是与老爸同一性别、将来也会当父亲的儿子们,与父亲之间的沟通就更低调、更“无声”了。然而,与其深藏心意,何不选一个具体而微的方式来表达。不管是一份礼物、一张合影,还是一个拥抱、一条短信,都是可感可知的表达,都会在父子(女)双方的心里留下温暖的印记。
    不妨来看一看有关父亲节起源的一个说法:上世
纪初,居住在美国华盛顿州的杜德夫人希望能有一个关于父亲的节日。杜德夫人自幼丧母,她的父亲参加过美国南北战争,立过功勋,在妻子过世后独自一人全心带大6名儿女。当儿女长大成人,他却因积劳成疾辞世……经过杜德夫人的奔走,世界上第一个父亲节在1910年6月诞生。杜德夫人以这一形式,向自己的父亲乃至世上所有伟大的父亲致敬。
    每个人的父亲,或许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光芒。我们也需要一种形式,来诉说对父亲的眷恋与敬仰。如果曾经忽视,曾经拘谨
,那就今在天送给父亲一个“爸”气外露的节日——勇敢和突破,正是来自父亲的传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