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上海一共有45700多辆出租车,大大小小的出租车公司有十余家,而最大的5家公司大众、强生、巴士、锦江、农工商的出租车就占了总量的一半以上,加上后来由十多家小公司成立的蓝色联盟,上海的出租车市场绝大部分业务就被这6家公司垄断。
在旧上海繁华商业区的黄包车有序排队接客的照片
上海的出租车行业已经有百年历史
黄包车的前身叫“东洋车”又称人力车,约1870年为日本人所创制。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
1873年,法商米拉看到上海租界市面日趋繁荣,交通工具的不敷应用,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首批300辆黄包车从日本引进。1月20日,上海首家外国小车洋行登报启事:“外国小车出赁”。当时仅上海就有几千家之多,其中有名的就有永隆公司、亨利公司、飞星公司、南和公司等等。这些车行小的仅有几辆车,大的有几千辆。
黄包车夫一般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苦人,他们自己根本就买不起车,只好到车行里去租用。黄包车夫从车行租来的车子破旧龌龊,但价格却很昂贵。分早晚两班,早班每个月约可拉二十天,晚班每个月约可以拉十五天。黄包车夫每天辛苦劳作,一个月赚的钱,除去租金就所剩无几了。
黄包车夫大都没有什么文化,除了拉车,剩下的时间一般都用来睡觉。赚钱稍微多一些的车夫,空闲的时候偶尔去茶馆喝茶,或者去听听戏;有一些则沾染上了社会上的种种恶习,染上恶习的车夫只要是手里有一点钱,就会聚在一起赌博,更有甚者,有的还会溜到下等妓院去嫖娼或者吸毒、抽大烟。辛辛苦赚来的一点钱就这样打了水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