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统元宵节的历代盛况

(2010-02-28 09:17:49)
标签:

娱乐

文化

花灯

牵钩

正月

冰灯

隋文帝

东北

分类: 娱乐八卦

    中华民族传统的元宵节俗,它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传统元宵节的历代盛况

一、 汉代:正月十五放灯火的风俗开始于汉武帝祭祀太一神,主要在皇宮举行,后來经官方的倡导而开始于民间流行。

在汉朝开平盛世起就有正月十五夜不宵禁的习俗,而宵禁由刘秀所羨慕的“执金吾”(职司京城巡查之官员)所主管,因此后世称上元为“金吾不禁”;汉代的放灯時间只有在正月十五当晚。

二、 隋代:隋文帝,提倡节俭治国,因此对元宵节民间大闹灯火的习俗禁止较严厉。

隋煬帝却与隋文帝相反,竭力在元宵节铺张奢侈,挥金如土。大业六年曾调集民间艺人进京,在皇城外举行盛大的百戏,从此一扫汉代敬神礼佛的节日观念,而开元宵行乐之端。

三、唐代:皇帝与万民同乐由此時开始,這与当時经济发达社會富庶有极大的关系。其中,唐玄宗时将放灯時间延为三晚。

唐初,太祖、太宗对元宵放灯並未大力提倡。唐太宗時“私塾”放年假至十五才开学,而当天由学生准备精巧灯笼,帶到私塾,由老师点燃,学生提着,象征“前途光明",称为“开灯”。

唐明皇时曾建有兩座名楼“勤政务本楼”及“花萼相辉楼”。他曾在“勤政务本楼”宵衣旰食,开创了开元天宝的盛世;而每年元宵节也在“勤政务本楼“观灯作乐(旧唐书)。

正因皇帝提倡的緣故上行下效,皇親國戚也 竟相夸富斗奇,民间花灯更是花样层出不穷,长安城中彻夜辉煌如画。

唐代元宵节期间,民间兴起了拔河比賽。拔河又称牽鉤之戏,牽鉤之戏在唐代才有了拔河之名,並成为元宵节日娱乐活动的一项主要內容。

 四、宋代:宋代的元宵节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灯节期間,宋代皇帝不仅与民同乐看花灯,还形成了一定的礼俗:皇帝在元宵节日,先到寺庙行香,再登御楼或东华门的東西角楼,与亲近的臣子飲宴。宋代元宵节不仅放灯時间延長,而且,灯笼的制作比唐代更为豪华。北宋的皇帝爱欣赏花灯,大张灯火來粉饰太平,各地奢靡之风十分盛行;南宋官吏们不理政务,但对元宵灯火却是竟出新意,年異而岁不同正因如此,南宋花灯式样翻新,不胜枚举。更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宋代从京师到民间都十分重视元宵放灯,因此有专门的灯市,更重要的是宋代兴起了烟火,火药在唐宋节目娱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不仅制成炮仗,而且制成烟火;除了花灯与烟火以外,宋代元宵节风俗活动还有“打灯迷”和杂技的演出。 宋太祖将放灯時間改为正月十四到十八共五晚(宋史)宋仁宗对元宵节观灯者都予以赏赐(东齐录)  宋徽宗时嫌放灯五夜还太短,于政和五年曾下詔,从十二月二十九日就开始在景龙门“預为元夕”,大张花灯。每年元宵夜,宋徽宗親自上宣德楼观灯並賜酒,在楼下仰窺圣严的仕女,都能获得御酒一杯。

 五、代:明太祖將元宵节放灯从正月初八到十八,延长为十天。明代的元宵节大致延习前代的遗风,只不过增添了耍獅子的娱乐項目。至于明代的元宵节盛況则可由当時的小說、戏曲、文学作品中可以想见。

 六、清代:清代的放灯時间只有五夜,只有十五才算正节放灯。清代最值得一提的是冰灯。因为滿族原本居东北黑龙江一帶,气候寒冷而冰多,因此有冰灯之俗,滿清入主中原后,冰灯也传入中原;現今,东北在每年元旦到元宵都举行冰灯会,不过花样早已现代化了。清代元宵节,民间的娱乐活动增添了大量的新內容,如舞龙、踩高跷、跑旱船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