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年春晚周立波“死了也不上”?

(2009-11-08 15:16:28)
标签:

春晚

海派

相声

京派

周立波

上海

娱乐

虎年春晚周立波“死了也不上”?

设计台词:阿拉不去春晚可以勿啦!(沪语)

11月6日,央视虎年春晚总导演金越带队的导演组特地来沪与周立波长谈4小时,力邀他上春晚。长谈从饭桌延续到办公桌,金越代表导演组提出了不少想法;而对于导演组的盛情邀约,周立波感谢之余,对于自己春节前排得满满当当的档期却是无可奈何。照此看来,周立波上虎年春晚,几乎没有可能。

春晚导演组出选题:周立波、郭德纲、朱军三人同台

11月30日,春晚语言类节目将进行第一次审查,预计挑选10个左右相声、小品节目。期限临近,春晚导演组尊重民意,向周立波发出了邀请函。

当天,总导演金越、总策划朱海等一行三人来到上海与周立波碰头,共同探讨上春晚事宜,这一碰就是4个小时,先是边吃边谈,后转场办公室接着谈。据悉,金越向周立波当面发出邀请,陈述了导演组对他的想法和希望,力劝他排出档期,投入春晚的准备工作。选题方面,“海派清口”的形式没有列入讨论范围,导演组提出了让周立波和郭德纲、朱军同台的节目形态,并借鉴赵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昔日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和《说事》的结构,由朱军从中穿插。语言方面,出于让全国人民看懂的考虑,周立波得讲普通话,而非上海话。周立波至今还未曾和郭德纲同台演出,如果能够成行,这的确将会是一个极大的看点。

春节前档期只剩4天周立波不愿抛弃上海观众

然而,排排档期,周立波颇为难:11月20日《我为财狂》专场即将上演,目前票子已经预订到年底,再去掉早就敲定的各类活动,春节前只剩下4天档期,在春晚审查、彩排阶段更是只有3天。周立波昨天告诉记者:“导演组能到上海,这说明他们对我的重视和诚意,我非常感动。春晚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机会,目前《我为财狂》虽然只出了7场票,但要我把已经定下的演出时间挪到春节后,这是不可能的——我不能为了上春晚,而抛弃买了票的上海观众,更何况原本春节后也已定了10场《我为财狂》。”

此外,登上春晚舞台的节目都得经过数轮审查,其间耗费大量的时间,周立波并没有做好对全国观众负责的心理准备,“我早就过了审查的年龄和体质,要我为了节目磨合而留出诸多时间,这也是不可能的”。

周立波的精明与春晚导演组的尴尬

提起上海人,给外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精明。谁敢对春晚导演组说不?周立波的拒绝表现出了上海人的精明,亦是一种难得的清醒。与赵本山面对春晚导演组那种“死了都要上”的大无畏精神相比,周立波“死了也不上”的态度,倒让春晚这个已经被推上神坛的综艺节目,体验了一次实实在在的尴尬。

说含蓄点,周立波的拒绝是本着对自己艺术作品负责任的态度,与其仓促上阵,弄个“四不像”出来(不排除波波拿手的海派清口,被夹在朱军和郭德纲之间,被强行改成了沪普,尤如当年四川小品《火巴耳朵》惨变川普,原味尽失,四川人不买账,全国人民也未必听懂了。)不如安安心心,把自己现有的蛋糕做好,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说露骨点,赵本山、春晚剧组、周立波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赵本山答应要上春晚,但铁定如今年一样,给徒弟当配角。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病,赵本山就算答应上春晚,春晚剧组也该拒绝,否则根本体现不了人道主义精神。观众在看小品时,生怕赵大叔一不小心犯病了,想笑也得揪着心。赵本山有小算盘:为徒弟们的未来,我老赵豁出去了。春晚剧组也盘算:别让春晚成了赵本山一个人的舞台,小沈阳之辈毕竟还不成熟,得多找几个备胎,如周立波。周立波也有小九九:我已经功成名就,不必再用春晚证明自己。最终,精明的上海人赢了。

周立波精明中显睿智

周立波是个不老不小、土生土长的上海男人,在上海的舞台上表现得滑头有一点,精明有一点,顽皮有一点,浪荡有一点,灵巧有一点,再加上一点弱弱的正义感。一副从来不会打隔楞的伶牙俐齿,把许多东西正正负负地混到一起,把上海人看上去有点淡忘了的,其实从来就是印刻在心里的东西撩拨了出来,而且是用了这种似戏非戏,不真不假的腔调,这种上海滑头独有的腔调。听起来痛快,琢磨下去又没什么危险,听听全是对的,轮到自己打死也讲不出来的腔调,所以上海人非常乐意、非常松弛、非常会心地接受了他。

    谁都知道上了春晚意味着什么?周立波不傻也不弱智,当然明白上春晚以后给他带来的巨大利益(名利双收)。但是周立波用上海人的精明回绝了春晚的邀请,理由就是档期排不开,不能因为春晚而抛弃买了票的上海观众。说周立波“拽”也罢,说他“牛”也行,说他不识抬举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下只能说周立波是成熟的,对观众是诚实的,对来之不易的海派清口忠诚的。

    也许让很多人都彻底地失望了,没有看见周立波PK小沈阳或是郭德纲。在下以为,周立波已经说得很透彻了,在舞台上短暂、浅层次的PK是没有意义的,娱乐和艺术是有区别的。不由联系到武林宗派间的PK,真正的正派门派都是用切磋武艺来互相学习,互相共同进步的,而且各大门派都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没有说要非得争夺天下第一、独霸一方、傲视群雄的。例如,流传至今的少林、武当、峨嵋……。究竟誰在挑起事端要看武功PK呢?只有江湖小罗罗或是惟恐天下不乱的江湖混混们,是从来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

    上海人的精明在周立波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也许有人会说,周立波不去春晚损失大了,而周立波精明地给大家算了一笔帐:“我一直在想另一个问题,就是上海的语言类节目,为什么一定要把上不上春晚作为标杆呢?既然是上海的语言类节目,自然要立足上海。上海有1800万人,多么大的市场,如果每个人都来听海派清口,那就是将近40亿元收入。”这番话说到了点子上。

    精明中透出大气,精明中表现成熟,精明中表明睿智,这就是上海人的精明。也是上海人的“腔调”所在。
周立波拒绝上央视春晚的消息,引来网上热议。尽管周立波在谈及拒绝春晚原因的时候,过多说到了他自己的所谓“原则”,让人多少感到大而无当或小题大做,但在名利的诱惑之下,娱乐界普遍削尖了脑袋往春晚上钻,哪怕是一闪而逝也渴望亮一个相混个脸熟呢,周立波此举还是显示了他的自信。无论怎么说,都应该是值得赞许的。但我不大赞同他由此所强调的“娱乐不是艺术”的理由。他这样说,把如今的京派相声和央视的春晚统统贬斥为单纯“娱乐”,还是有些过于矜持和托大了。


    我以为,周立波拒绝春晚之所以说是明智,在于春晚确实不适合他。春晚是每年一次的全民大联欢,联欢会的形式,注定并限制了它的内容和形式,必定都是欢快的,喜庆的,花团锦簇的。就像一锅汤,可以什么味道都有一点,但糖的甜和味精的鲜,却是首要的。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和春晚确实不大能够对得上榫子。他的海派清口是报端的时评和网络的段子在舞台上二合一的展现,无论笑侃三十年,还是讥讽当下股市和时事,都能够让人们在集体记忆中找到共鸣,触摸到活生生的现实,讽刺的锋芒还是聪明而有节制地存在的,能够让人们在笑声中感慨世道沧桑与人生况味。显然,这些都很难吻合春晚的要求。为了上春晚,退而求其次,难免会削足适履。而失去了这些个性,就像把刺猬身上的刺都换成了小彩旗,倒是挺喜兴,挺热闹的,但还是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吗?

  

   “我周立波不可能通吃。”他这话说得对,对就对在明智上。他还说,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要流向大海,我这滴水就留在黄浦江,要想看我的演出,就必须到上海来。这是极聪明的自我定位,也是一句有诱惑力的广告词。并非橘异地而一定都成为枳,但艺术毕竟不是十字军东征,非得都像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一样雄心勃勃地不断扩张,今年已经拿下北京,最近要挺进台湾,进而进军全国。坚守区域性,守住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同福克纳守住了自己那邮票大的地方,一样写出好小说一样,“咫尺应须论万里”,倒真的是艺术的一种规律。

 

附视频: 点击链接: http://you.video.sina.com.cn/b/24866191-1264436990.html周立波模仿领导人

                       周立波PK小沈阳 模仿调侃当红明星 - 视频 ...

                     周立波之我为财狂  周立波笑侃大上海  周立波笑侃三十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