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能做公务员的三类人!

(2008-11-18 18:16:02)
标签:

就业

公务员

铁饭碗

公仆意识

中国

杂谈

分类: 热点播报

不能做公务员的三类人!

   公务员考试,已经超过研究生考试,成为高校学子最关注的热点。据了解,通过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审核者,已突破105万人,比去年增加20多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而去年,这一比例是60∶1。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组联部“基层组织建设”一职,以4723∶1的竞争比例,成为本年“国考”最火爆职位。 
  《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刘帆不无遗憾地说:“在西方发达国家,顶尖人才只有一部分进入公务员队伍,更多的是投身商界和实业界。然而我国搞市场经济这么多年,大学培养的精英,还一窝蜂地挤上报考公务员这座独木桥,说明我国高校的商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 
四大预期
    那么,是什么诱使众多大学生对报考公务员趋之若鹜呢?主要驱动力为四大预期—— 
  稳定预期。大多数学生对公务员的第一评价是工作“稳定”。特别是目前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国内一些企业开始裁员、减薪的情况下,公务员职业的稳定优势更加凸显。“这可是个‘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许多大学毕业生都这么说。 
  权力预期。公务员手中有权。有权就能受人尊敬。报考公务员的人中间,持这一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公务员考试被许多人称为新的“科举考试”。 
  利益预期。我国公务员的工资和奖金水平,虽然比不上外企的“金领”,但和一般行业相比,可以说是中等偏上。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多次调整公务员的工资收入,加上保险、医疗和退休养老等较为完备的保障体系等等,这么多的利益预期,自然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踊跃报考。 
  社会地位预期。当上公务员,就等于拥有了相当体面的“干部”身份,意味着令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传统“官本位”意识,也是一大推动力。 
  这四大预期当中,最诱人的,当属以稳定为标签的“铁饭碗”。 
三类人不适合做公务员 
  公务员队伍里,也不是个个都捧着“铁饭碗”不放。辞职的原因林林总总:有人因为犯了错误,引咎辞职;有人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有了新目标;相当一部分人离开的原因,是适应不了公务员的职业环境与工作特点,不得不放弃他们曾经青睐过的“铁饭碗”。 
  有关专家概括指出,下列三类人,不适合进入公务员队伍: 
  一心当“官老爷”、没有公仆意识的人。公务员首先是“公仆”,他们有权,但更有责。在中国历史上,心术不正,一门心思走仕途的大有人在,但最终得意忘形,一头栽倒的也比比皆是。所以,没有公仆意识,只有“官老爷”思想的人,不宜报考公务员。 
  对物质财富有强烈追求的人。物质欲望太强,往往会使人走向深渊。当公务员,即便做到领导层,其合法收入也不比不上成功的商界人士。在利欲的驱使下,有些人难免会见钱眼开,进而搞权力寻租,贪赃枉法,贪污受贿,受到法律的严惩。在我国法制日益健全的情况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惩罚是难以逃脱的。但随着买房、结婚、生子等生活压力的加大,有些人也许会选择转行,这个选择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到新行业谋职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在相关技能和经验资历上并无优势。多年稳定的机关生活之后,有没有学习能力也是未知数,转行之后的生计未必乐观如愿。 
  自由散漫、贪图清闲的人。公务员在机关做事,要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格的工作纪律和考评制度,勤政廉政的要求,不允许懈怠;实行末位淘汰、辞退和引咎辞职等制度,注定了自由散漫、贪图清闲的人不会好过。“一张报纸看半天”,已经成为历史。喜欢自由散漫的人,应寻求自由职业,而不是去做必须准时上下班并受诸多纪律约束的公务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