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策划扫黄 风波暂告段落?
(2008-10-20 11:53:07)
标签:
体育中超联赛申花扫黄段落转载东方体育日报杂谈 |
“洗牌门”沸沸扬扬,对于制度上的漏洞,足协在现有条件下只能进行道义谴责,而很难采取制度上的约束。
申鲁之战当晚,山东鲁能致电中国足协,希望能在今后的比赛中避免类似“主动洗牌”的遭遇。鲁能俱乐部常务副总韩公政表示,“上一轮的浙江队很有风范,并没有去找规则的漏洞。没想到上海申花成为第一个这么做的球队,这让我们感到难以接受。”韩公政认为,申花队的做法违背了体育竞赛道德,“太小气”。
对于鲁能的抱怨,足协方面也持同样态度,足协联赛部人士表示:“浙江绿城作为保级球队,都没有利用所谓规则,而申花作为一家大俱乐部,却斤斤计较这些小利,确实令人失望。”
对于累计三张黄牌的球员“主动洗牌”,足协方面有预防。上轮比赛之前,足协联赛部官员朱其林专门致电浙江绿城俱乐部老总林乐丰。结果,包括队长马成在内的三名三黄球员都没有在同鲁能的比赛中申请黄牌。
据悉,申鲁之战前,足协方面同样致电申花俱乐部,但最终的结果却令人失望。“这件事情确实是制度上的不足,但整体上看可能是一件好事情。”足协联赛部人士认为,“哪些俱乐部希望朝高层次走,哪些俱乐部只计较眼前得失,哪些俱乐部具有真正的职业道德和公平竞赛精神,大家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了吧。”
事实上,在上一轮比赛之前,足协内部也曾有人提议,是否将黄牌累计顺延一场,避开武汉队被取消的比赛,从而堵住这个制度上的漏洞。但是经过内部讨论,相对一致的意见还是认为“应该保持现有制度”。“武汉队的比赛是被取消的比赛,并非真正的轮空,取消的比赛在逻辑上也是进行的比赛,因此红黄牌应该照惯例计算,不能顺延。否则,在武汉队第19轮退出之前就已经和武汉队打了主客两场比赛的球队,也有理由提出异议,‘我们得到的红黄牌是否可以不算呢’?”足协人士解释道。
在强烈的道义谴责之后,足协是否也能采取一定程度的制度约束呢?本周足协还将对“洗牌门”进一步研究应对之策。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改变既得利益者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