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盘模拟训练“融资与现金流控制”需要的思考

(2014-02-28 16:29:17)
标签:

要素

生命周期

可行性

模型

季度

沙盘模拟训练“融资与现金流控制”需要的思考

北京沙窝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

1、引言
       沙盘模拟学习形式正风靡于院校教学及管理培训。由于这种形式把教学与实物结合在一起,可以逼真、整体且直观地展现管理流程和经营理念,深受教师及培训学员欢迎。

在训练中,如何让学员领会“融资与现金流控制”的原则与流程,也是教学中一个值得仔细思考的问题。

目前普遍的教学现象是:各组学员在经营之初相对资金比较“充足”,短期库存产品相对“积压”,进而对于是否应当长期贷款显示出“淡然漠视、大款唏嘘小钱”,造成后期资金严重短缺、固定资产无力投入,亏损严重后贷款额度不足,甚至导致资金断流而“倒闭”。

本文基于长期实践,将着重探讨“融资与现金流控制”应当考虑的理念和逻辑架构问题。

2、“融资与现金流控制”思考的逻辑框架
      作为沙盘教学的教练(教师或者培训师),应当引导学员从“战略规划”的角度逐步掌握并领会企业酬投资管理的理念和流程,体验企业运做的“血液系统”—现金流控制的真实涵义,并由此学习到:基于市场战略进行酬投资的长期规划与短期运做控制、现金流风险预测、财务费用及成本控制与效益等知识点。

思考问题的逻辑框架次序应当是(见图 – 1):

长期:

 

短期:     http://s15/mw690/001pPJl1zy6GWuK1apwee&690

 

(图 --- 1)

2-1 市场前景分析至关重要:

许多学员可能认为:财务总监CFO只要理好“钱”并算清楚“帐”就可以了,这是在混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关系的错误概念。后者可以如前所述,但管理会计的核心工作是要具备战略经营思维。

课程中提供的“市场预测”(见图-2),是各年市场产品数量和价格的分布情况。但从中领会市场战略布局的学员不多。

 http://s16/mw690/001pPJl1zy6GWuLJNld2f&690

( 图 – 2 )

如果学员仔细分析,会总结出未来市场销售额增长趋势如图—3。

http://s13/mw690/001pPJl1zy6GWuNn8XGac&690

(图 –  3)

根据数据显示可以看出:市场销售额规模是在急速增长的。以第五年销售额数据为例:

市场销售总额将达到 993M;  如果按照平均每个产品的价格为7M 计算的话(因为:P1平均4.5M、P2平均7M不到、P3平均8.5M、P4平均9M),预计市场产品数量将达到 140 个以上。

而在经营之初,各组的产能最多不过是 6-8 个左右。即便各组产能都达到 20 个, 个组也仅仅能拿走 90%的定单。而要达到 20个数量的产能,各组至少要投资建设  条全自动生产线,资金至少需要70M。这还未计算维修、厂房建设或租金、产品研发、生产和采购原材料需要资金等。

分析至此,许多学员“顿感汗颜”。再想贷款时,由于亏损严重,额度局限,“良机尽丧”而“跌首顿足”。由此才真正领悟到:市场战略前景分析对于指导制定融资规划意义的重要!

2-2 注重资产投资匹配分析:

如何进行投资?在沙盘训练之初,很多学员不清楚从哪些角度进行规划,常常陷于“盲目、冲动”,造成设备买了又卖掉、大量投入研发中途资金断流再搁置从而形成“烂尾工程”等。

规划思考的角度可以简单分为几个要素:生产线投资、厂房投资、产品研发投资。

(1)     生产线投资:主要考虑投资回收期、维修成本分摊、折旧成本分摊、以及厂房占用等因素;

生产线投资回收期分析如下图(见图—4),

http://s4/mw690/001pPJl1zy6GWuOwdt923&690

(图 –  4)

从投资回收期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投资手工线资金回收期最“漫长”,绝对不应考虑;

 半自动生产线回收期最短,但恐怕无法适应未来急剧膨胀的市场需求;

 全自动生产线应当最为理想,但考虑转产因素时会限制竟单选择;

 柔性线虽然不受产品品种限制,但价格昂贵,绝对不宜多建。

 从折旧角度分析(按照3年折旧期限、每年折旧1/3计算):

 柔性线折旧将达到16M;

 全自动只有8M;

 但两者产能完全一样。

 从维修成本分摊分析(所有生产线维修费都是1M):

 手工线全年只有1个产品产出;

 全自动/柔性线可以达到4个;

 故:手工线的维修费分摊成本是全自动/柔性线的4倍。

 从厂房占用角度分析(模型中最大生产线为8条):

 全自动/柔性线最高可以达到32个产能;

 半自动最多达到16个

 但厂房租金是固定的。

经过如上分析之后,可以很清楚地得知:投资全自动生产线是最理想选择。但“企业”必须进行准确地产品定位。

(2)     厂房投资:需要理解  与  的关系:

许多学员“天真”地认为:买厂房不如租厂房。理由是:A厂房购买需要32M,租金只有4M,6年下来也只有24M。

混淆的原因是:不清楚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费用。需要了解:

 训练规则:厂房不提折旧;

 买厂房是将“企业”的流动资产(现金)转变成为固定资产,资金短缺卖掉厂房后是将固定资产转变为流动资产(现金),对于利润没有“丝毫影响”;

 租金是费用,如果全部是租用A厂房的话,最后的权益必定减少24M;

 即便厂房购置是使用长期贷款,32M贷款每年利息只有1.6M,全部总和只有10M,也远远小于24M。

经过如上分析之后,可以很清楚地得知:充分融资购置厂房可以大大降低经营成本。

(3)     产品研发:注重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经常出现的教学现象是:许多学员“早早”地就研发完成P2、P3,甚至有的学员P4也研发完成。但:产品的生命周期究竟如何呢?

经过分析之后,可以很清楚地得知(见图—5):

http://s10/mw690/001pPJl1zy6GWuTTLRf19&690

(图 –  5)

 P1和P2产品是前3年市场需求的主流,因此不尽早研发P2应当属于“战略失误”;

 P3产品在4-6年将成为市场主流产品,在这个时间段不能进入必定“经营惨淡”;

 如果一个“企业”产能不足10个,早期同时研发了P2、P3势必会“接单不足”;

 P4产品4年后才有需求,过早研发必定造成不合理地“资金占用”,影响其他方面运营的现金流;

 P4产品市场的进入一定要分析:市场容量、竞争对手情况、盈亏平衡分析等要素(另文详细阐述)。

将以上因素分解之后可以看出: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资产投资和产品研发需要的资金是很“庞大”的,长期贷款财务成本最低(利率只有5%),如果没有市场战略前瞻、错失最佳贷款良机,势必造成后期现金流“窘迫”,资产投资“乏力”,加大财务成本。

2-3 短期现金流预测

短期贷款思考思路相对简单许多,但仍然很多学员不清楚该怎样思考。常常是在现金断流(死到临头)那一刻,才“暮然回首”季度初为什么没短贷呢?

是否考虑短期贷款的思路如下:

 短期贷款每个季度之初都可以操作,因此,仅考虑本季度现金是否够用即可;

 计算公式为:

短期贷款-应还短期贷款-应还应付帐款+到期应收帐款-产品研发投资-原材料采购支付资金-生产线投资-生产上线需要支付的加工费+本季度销售直接回款-行政管理费。

 如果上式<0,就必须考虑:短期贷款/贴现/改变经营计划(如:减缓生产线投资等)。

不知这个计算是否“小学生”都懂?

2-4 计划预算可行性判断

“非要经营到临死那一刻,才想起现金流需要控制吗”?

虽然是“危言耸听”,但确实是许多学员的真实现状。各个部门在思考经营时,仅仅在考虑自己局部的”得与失”,根本不与财务总监CFO协商(以广告投入最为典型)。待到现金流断裂“企业”无法继续运营而面临“破产“时,矛头就一致指向了CFO,“花灯下只见新人笑,残烛后哪闻旧人哭”呢!

究竟该如何考虑融资以控制整体的现金流呢?大致可以按照以下流程思考:

 各个部门首先制定自己部门的工作计划并生成预算(详细图示略);

 CFO整合所有部门预算信息,参考图—6:

 http://s5/mw690/001pPJl1zy6GWv0zYOwb4&690

                            (图 –  6)

 对于各个“断流点”进行处理,一般采用短期贷款“弥补”;年底还贷款后的“断流点”可以考虑用长期贷款“弥补”;

 短贷无法弥补时,要考虑修改其他部门的预算计划(如:减少生产线投资等);

 考虑原材料采购能否应用“应付帐款”,延缓现金流支出;

 是否可以贴现(挖肉补疮);

 万般无奈可以冒一定风险,期望拿到短“帐龄”近期可以回款的定单;

 万不得已可以考虑:变卖资产/“高利贷”/“股东追加投资”等。

2-5 融资计划确定和费用控制

上述因素分析并计算之后,融资计划自然形成(图--7)。

http://s16/mw690/001pPJl1zy6GWv2WG2X4f&690

(图 –  7)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是:

 监督各个部门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销售竟单之后,可能要根据实际定单的回款期限适当调整计划;

3、   逻辑框架应用说明

沙盘训练的融资与现金流控制是一个很关键的教学环节。

但在目前教学当中:很多学员在训练结束了,仍然不清晰思考流程,甚至已经“破产”,仍然是“一头雾水”。如何培训学员正确地思考、建立起正确的经营理念,仍然还是目前培训中的一个难点。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措施:

(1)    培训点评时引入相关的融资理论:比如现金流量、资金风险预测、成本控制分析、费用预算计划分析等(相关图略);

(2)    由于分析工作量太大,教学时间有限,应当引用配套的软件系统辅助教学;(见图--8);手工操作状态根本无法达到这种境界;

(3)    提升教师/培训师的综合素质。

http://s6/mw690/001pPJl1zy6GWv4kanr15&690

(图– 8)

 

本文观点基于作者大量的沙盘培训实践。但经验与真理还是有距离的。真诚希望阅者提出意见和建议。

 

 

 

 

 

 

 

(草拟于2008 年1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