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傅东缨
(2025-10-30 04:33:06)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为抢救当代语文教育历史,填写当代语文出版空白,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当代中国语文教育家口述实录”丛书第一辑。第一辑传主有刘国正、章熊等六人,此套丛书已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第二辑传主有田晓琳、陈日亮等八人,我有幸忝列其中,分册书名为《白金声口述:教研,我心中的那片海》。按照出版社要求,书中要有一篇序言,谁来写序,我考虑再三,最后确定为傅东缨先生。
傅东缨,资深教育家,著名作家,有“教育三部曲”、“大教育三部曲”、“教育揽胜三部曲”和“新教育三部曲”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教育文学第一人”。请傅先生写序最合适!他有时间吗?我拨通了先生的电话,对方回答“辽北小城等你来。”先生二话没说,应允了。
时间定格在2023年3月17日。这一天,虽然风还是冷冷的,铁岭却暖出了嫩芽,莲花湖开化了,半池春水,笑盈盈的。
我从哈尔滨乘绿皮火车五个小时来到赵本山的老家,刚出站,只见一位老者迎面走来。他,身着一袭呢子大衣,高个,标准的长方面孔,一脸儒雅与刚毅。我们握手拥抱,然后上了他的车,直奔龙首山。
先生家住山脚下,阳光洒满了他的书房日知斋,一屋子典籍,一屋子字画,墨气氤氲,徐徐暗香,一缕缕,由着阳光轻轻地抚过。室内有一个大大的写字台,写字台上有一个笔筒,笔筒内插满了铅笔、钢笔、圆珠笔。笔筒旁放着一摞子又一摞子书稿,还有一个放大镜。写字台侧面设有电脑桌,电脑桌上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一应俱全。
先生一年四季每天早晨四点起床,先看手机,了解国家大事,然后动笔写作。早餐后,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敲击键盘,一边录入,一边修改。午饭后,先生有个习惯,午睡半个小时,接着去爬山喂松鼠,然后下山,往返一个小时。回家后,稍事休息,继续写作。晚上先生不熬夜,看一会儿电视,就睡觉。
1944年2月,先生生于康平一殷实大户之家,自幼喜欢文学,十四岁那年,他诗兴大发,居然写了百余首诗歌,获县“少年歌手”称号。诗作《家乡变了样》,得建国十周年“红孩子”征文一等奖,收入《全国儿童诗歌一百首》书中,并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诗前有郭沫若的评赞短文《诗歌的萌芽》,这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像春雨浇绿了他的心苗。
先生呷了一口茶,滔滔不绝地讲述。
在《泛舟诲海》中,他自谓:“日里,耘教育园圃,如驾辕之马;夜深,拉笔耕犁铧,似奋蹄的牛。”好一个“马”与“牛”,在中国文化中,马寓意激情奔放,牛象征吃苦耐劳,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1967年,他告别了母校辽宁师范大学,背着简单行囊,扛着沉沉一箱子书,来到西丰县深山沟里一所中学,“诲海”泛舟,辛勤耕作,孜孜以求,一干就是十二个冬夏。1979年,他被调到地区教育局,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蜜蜂,在教育百花园里,流连着,采撷着,酿造着。寒来暑往,在业余时间里,听课,足有千数节;和教坛同仁商谈,亦有千余人;向天南地北名师、专家、学者投书请教不下千余封。1992年,四十五万字的《泛舟诲海》终于面世了,作家韩作黎称这是一部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新时期的《教育诗》。
我一边听,一边记,一边思索,大为震惊。
我们面对面坐在沙发上,一壶茶,俩小时,谈兴颇浓。先生有三寸不烂之舌,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交流中,名言警句,信手拈来,一字不差。高潮处,情绪激昂,个性飞扬,不可遏止。我说:“八十岁的老人,六十岁的容貌,四十岁的心态,二十岁的激情,真的不为过。”先生笑了。
先生教育文学创作从1992年发轫,先后出版了《圣园之魂》《播种辉煌》《教育大境界》《教育大乾坤》《教育大求索》《从教师到教育家》《极目新教育》《探路者》《草原教育诗》等。这些作品,卷帙浩繁,结构恢宏,布局精致,思索深邃,可谓蔚为大观。说其特点,大家一致认为:第一是大。以“大教育三部曲”为例,在这一系列书名中,不断突出一个“大”字:气势磅礴的《教育大境界》,气贯长虹的《教育大乾坤》,气吞山河的《教育大求索》。第二是新。教育发展到今天,中外的教育哲人提出或阐述过种种教育理论、主张、论断,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状况,先生以深邃的目光又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涉及教育的许多重要方面,影响广泛。第三是深。先生的作品,其思辨入木三分,其剖析高屋建瓴,其论述深邃严谨,其描述情思澎湃,穿梭于哲学、社会学、人才学、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学习学、美学等多个学科,融会贯通于一体。第四是美。先生的作品艺术性极强,像苏州园林,“尺幅之内瞻万里之遥,丈缣之中写千寻之峻”。刘道玉在为先生的《极目新教育》作序中写道:“观古鉴今,继往开来,画意绵绵,诗意汩汩,天眼慧眼,思义断然,理事无碍,事理交融,此书自有‘新教育之史记’的风范。”
先生致力于教育文学创作,寄情殷殷,言之凿凿,妙笔生花,让人叹为观止!
在交流中,先生又谈及了他的治家之道,这是一道美丽的家庭教育风景!自1997年起,由先生提议,一家人赞同在每年除夕晚餐之时,八口人围坐,静静回顾,评选过去一年里发生的、体现家庭成员努力方向和效果的十件大事。再倾吐新一年每个人再出发的思路,以彰显励精图治之家庭锐气,展示蒸蒸日上之发展图景,弘扬锲而不舍之傅家精神。我为先生骄傲,先生的家庭应当评为全国文明家庭。
中午,先生宴请我,他的夫人樊亚文作陪。喝酒从来都是喝心情,我高兴,先生更高兴,他站起来,吟诵一首新作《八十初度抒怀》:
恍进八旬转瞬间,
弃燕羽丰飞人寰。
笔耕百曲辉岁月,
言说千场动杏坛。
顺逆同对智丰沛,
福祸共享灵屹然。
妻贤子孝亲朋善,
心歌流香霞满天。
此时,先生神采奕奕,阳光洒在身上、头上、脸上,鲜亮鲜亮的。
先生告诉我,他正在写一本传记性书稿,全书计划五十万字,已经写完了三章。其实,先生就是一本书,这本大书,今天,我未必读深读透,也算读懂了。
先生在教育界是一位特立独行者,他有自己的禀赋,有自己的思想,凭借自己的一支笔,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与众不同,正如史绍熙给他的题词一样:“治学不为媚人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