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纪要
(2024-12-09 11:25:27)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语文独立设科120周年学术研讨会昨日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是会议的主办单位,协办单位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阅读与继续教育事业部。
会议在北师大隆重召开,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1902年,北师大建校,始称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张百熙为管学大臣(校长)。1904年,这位大教育家主持制订了“癸卯学制”,语文从此便独立设科了,因此说北师大是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发源地。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所长郭戈在发言中,第一句话就说:“这是我参加的最高层次的语文学术会议。”开幕式上,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致辞。一天半的会议,分六个单元,34位大咖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有资深教育家顾明远、王宁等;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顾德希等;有著名作家莫言、苏童等;有资深编审刘国正、顾之川等;有知名教授温儒敏、李宇明等。这次会议的主题虽然是围绕着语文教育的现代化而进行,但是在具体的研讨中,显然溢出了主题的边界,打开了讨论的空间,所呈现的话题,十分丰富,教育、哲学、史学、文学,紧扣时代脉搏,见仁见智,互相碰撞,非常符合语文教育应有的内涵,可以说这是全体语文人的盛会。
在语文独立设科的120年中,产生了一大批语文教育家,如果以出生年为序,已故的有:张百熙、黄遵宪、陈子褒、蔡元培、梁启超、蒋维乔、王国维、徐特立、吕思勉、夏丏尊、吴研因、钱基博、刘半农、艾伟、黎锦熙、陶行知、陈望道、蒋伯潜、郭绍虞、孙俍工、孟宪承、叶圣陶、赵欲仁、朱文叔、王森然、穆济波、阮真、沈百英、朱自清、周予同、王力、辛安亭、叶苍岑、陆静山、吕叔湘、吴伯萧、陈伯吹、蒋仲仁、刘御、斯霞、李伯棠、袁微子、谭惟翰、徐中玉、张志公、祁建华、霍懋征、朱绍禹、张传宗、袁瑢、叶嘉莹、高惠莹、张田若、朱作仁、丁有宽、欧阳代娜、章熊、钱梦龙、顾黄初、蔡澄清、张鸿苓、洪宗礼、李吉林、陈日亮等,他们为语文独立设科后的中国语文教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讲话中,诸多专家都提到了叶圣陶先生1949年说的这句话:“彼时同仁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何谓语文?有的说语言文字,有的说语言文章,有的说语言文学,有的说语言文化。但千万记住,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对人才的培养!
7日上午,在第二个单元中,举行了隆重的《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资料(1902—1999)丛书(共35卷)》发布仪式。此套丛书由北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语文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任翔主编。
在会议进行中,我发现北师大康震副校长致辞后,便行色匆匆离去,任翔进行研讨会小结时,着一件黑色长裙,他们都很严肃,原来北师大文学院原院长郭志刚先生于5日仙逝了,享年91岁。郭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界卓有建树的学者、教育家,在现当代文学史研究、作家作品研究、孙犁研究等领域,取得开创性和系统性的成就,为北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做出了杰出贡献。1
散会了,我在冬日暖阳中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木铎金声百廿年的北师大,让我们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