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家的阴台

(2023-08-16 04:20:04)
标签:

白金声

分类: 朋友茶座

1992年,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不偏不倚,刚好砸在我的头上。

事情是这样的:

那年五月,双城召开劳模大会,阴差阳错,市委市政府奖励我一套商品住宅楼。楼房坐北朝南,多层,我家在六楼,三室一厅,外加一个三面玻璃的悬挑式阴台。站在阴台上,承旭门与南北广场尽收眼底。

话说早些年间,我家在农村,老物件很多,进城后,都没舍得扔。住教育科公房时,又积攒了不少杂物,搬家那天,也没舍得丢掉,一股脑都装上了车。妻子说:“破家值万贯,样样都有用,咱们要勤俭过日子。”于是乎,我家的阴台便成了储物室,什么都有。尤其到了秋天,白菜、土豆、萝卜、大葱,一堆又一堆,外加一个酸菜缸,吃菜不用现买,方便极了,对此,邻居很是羡慕,他们说:“住楼房还是阴台比阳台好。”就这样,这个悬挑式阴台伴随我们16年。

2008年,我退休了,朋友劝我往南走走,到温暖的地方安度晚年。他们的好意被我宛然拒绝了,因为我生来怕热不怕冷。你看,萧红在《呼兰河传》写道:“严冬一封锁了大地的时候,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尺长的,一丈长的,还有好几丈长的,它们毫无方向地,便随时随地,只要严冬一到,大地就裂开口了。”我就喜欢这样的冷,冷得纯粹!冷得干净!

哈尔滨,是一座美丽的省会城市,瞿秋白、胡适、朱自清、赵君豪、季羡林等大家都来过,他们对东方小巴黎赞不绝口。你瞧,朱自清笔下的太阳岛:“江中有一太阳岛,夏天人很多,往往带着一家子人去。岛上最好的玩意自然是游泳,其次许就算划船。”既然这些名人对哈尔滨都情有独钟,何况我又有不怕冷的习惯,离老家还近,哈尔滨便是我与夫人定居的首选之地。

为此,我们在哈尔滨的珠江路购置了一处房产,多层五楼,也是正房。阴台为转角式,不足五平方米,装上暖气,铺上地砖,我将其辟为读经堂。读经堂里,书灯、书柜、书桌、书凳一应俱全,仅容一人插足。“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在我看来,每天只要有书看,窗外喧哗闹市、车水马龙皆过眼烟云。就这样,这个转角式阴台又伴我10年。

2018年,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品质,我与老伴决定换房子。诺大的哈尔滨,在主城区走来走去,我们相中了会展商圈。有地铁,有公交,交通便利,离孩子又近,毕竟我们都老了,腿脚笨了,倘若略有小恙,便于照顾。

新房子是高层,我们住16楼,南北通透,穿过厨房,便是一个很大的嵌入式阴台,私密性极强。

我和老伴都是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留下一万多册图书,这对我们来说乃无价之宝。在楼里,除了一间客厅,一间卧室,一间书房,还得有一个存书的地方,装修时,我就把那个嵌入式阴台改造成了书库,取名为藏书阁。阁内书橱、书柜、书箱、书架,大小高低,错落有致。有一天,我又把著名作家王忠瑜先生2005年给我的题词挂在阁中,顿觉蓬荜生辉:

藏中外教育 聚古今思想

为金声天地书斋题

乙酉年夏

王忠瑜

    每天,我必进小阁,或擦拭,或翻书,或遐想,驻足其间,恍惚“窗外天地小,室内乾坤大”,这种感觉真奇妙。

    时光不语,岁月成诗。一晃,从青丝到白发,如今,我这把老骨头已经年逾古稀了。在这里我想说,什么是生活?我以为,生活跟人的禀赋与性格有关,对我来说,随遇而安,一半是讲究,一半是将就,不刻意追求,越简单越好,我与家人不亦说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