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间如何评课
(2022-09-11 04:48:21)
标签:
白金声 |
分类: 朋友茶座 |
评课是同事间在教学、教研中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间可以互相学习,共同促进老师的专业化发展。
评课是一门科学。既是科学,就要有科学的态度,就要按原则办事,就要实事求是,就要客观公正。评课又是一门艺术。既是艺术,就要了解教师情况,研究教学内容,考虑评课语言,讲究方式方法。
我当了40多年的小学语文教研员,通过数不清的教研活动,我发现同事间评课存在如下共性问题:有的碍于情面,三言两语;有的隔靴搔痒,廉价颂扬;有的亮点说得多,不足谈得少。如果同事间评课当好好先生,只说些正确的废话,遮遮掩掩,虚与委蛇,避重就轻,不痛不痒,那么,课堂教学评价还有什么意义呢?
回过头来,咱们重点说说,在教学研究中,同事间该如何评课。
首先,要把握评课的原则。
在我看来,评课原则很多,如方向性原则、客观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激励性原则、诊断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等等。不管哪种原则,它都是进行评课活动时评课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和指导细想。只有很好地掌握、贯彻评课的原则,自觉地按评价的根本目的和客观规律进行评课,才能有效地实施科学的评价,提高评课的质量。
就拿方向性原则来说吧,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全面育人。如课程方案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的具体要求。再如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强调了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和“学习任务群”。这些都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也应该成为我们评课的指导思想。
其次,要明确评课的内容。
评课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或研究。或评教学思想,或评教材处理,或评教法选择,或评课堂结构,或评学法指导,或评教具使用,或评能力培养,或评师生关系,或评教学效果,等等。
比如评价老师的教学基本功。(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其次,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再次,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2)看教态。老师课堂上的教态应该是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交融。(3)看语言。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4)看操作。教师运用教具要稳,操作投影仪要准,摆弄录音机要熟,使用微机要快,只有这样,才能看出老师的基本功扎实。
再次,要讲究评课的方法。
作为教研员,我常看领导评课。有个别领导评课,不理解老师备课、上课的艰辛,不注意倾听老师采取某些教学行为的原因,站着说话不腰疼,把评课当作权力或者威力的释放。
作为教研员,我也常听专家评课。有的专家占据话语霸权,只知叫阵,只知反对,无课在其眼前,无人在其心中,将教者评得灰头土脸,以显摆他的高度、深度、力度和风度。
作为教研员,我更经常参与评课。我评课喜欢与老师平等对话,先请教者说说,然后我再发言。尽量将优点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够,不“兜圈子”,不求全责备,不吹毛求疵。
老师都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爱面子的,所以同事间评课必须讲究方法。决不能不顾对象信口开河,说完为快。(1)不要轻易地给一节课下“成功课”或“失败课”的评语,切忌带个人倾向,根据个人好恶给一节课下结论。(2)评课要以肯定成绩为主,以帮助提高为主,不能不顾场合,不顾后果,挖苦讽刺,指这责那或乱“放炮”。(3)评课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吻与教者共同分析研究,不能趾高气扬,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人家的头上。
评课的核心是倾听与理解,背离了倾听与理解的评课,往往会沦为妄评、乱评、空评、瞎评,请老师们一定要记住。
(白金声系哈尔滨市双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退休小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